第一節 眼眶炎症
學習目標
說出眼眶炎症的臨床表現和疾病轉歸,簡述眼眶炎症的病因,能按照臨床思維方法對眼眶炎症患者進行診斷及鑒別診斷,並做出正確處理。
眶內炎症比較多見,分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感染性炎症多為急性感染,是由於病原體感染或免疫反應引起的急性水腫、充血、炎症細胞浸潤和組織壞死,後者多係特發性炎症,病因常不明確,病程長,伴有肉芽組織增生性腫塊。
一、眶蜂窩織炎
眶蜂窩織炎是眶隔後網狀纖維和脂肪的急性感染,如病程持續發展,眶內組織壞死形成眶膿腫。眶蜂窩織炎不僅會嚴重影響視力,而且可引起顱內並發症或敗血症而危及生命。多由鄰近組織的細菌感染擴展引起,以鼻竇、鼻腔及牙齒為最常見,其次為麵部癤腫、瞼腺炎,也可以致病菌由膿毒栓子遠距離血行擴散而來。常見細菌有溶血性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
“臨床表現”
隔前蜂窩織炎是指炎症和感染局限在眶隔之前、眼瞼和眶周的結構,隔後結構未受感染。
主要表現為眼瞼腫脹,瞼裂變小,眼球未受累,無眼球運動障礙,眼球運動時無疼痛,球結膜充血水腫。
隔後軟組織感染引起的眶蜂窩織炎,多見於兒童,常較嚴重,常有明顯的發熱、惡心嘔吐、頭痛等全身症狀。眼球明顯前突、眼瞼紅腫、球結膜高度充血水腫、可突出於瞼裂之外。可因高度眼球突出,引起暴露性角膜炎。如累及眼肌和支配神經則眼球運動明顯受限,轉動時疼痛。觸診時眼瞼緊張且壓痛明顯。如發現視力減退和瞳孔異常,則提示病變累及眶尖部,係眶壓過高或炎症及毒素直接侵犯視神經所致。炎症蔓延至眼內,可引起葡萄膜炎,眼底可見視網膜靜脈紆曲,視盤水腫。病變發展,可引起眶尖綜合征,導致視力喪失、腦神經麻痹。感染向顱內擴展,可造成海綿竇血栓、腦膜炎、腦膿腫或敗血症,危及生命。眶內炎症組織壞死後形成膿腫,皮下或結膜下出現波動性腫物,破潰後膿液排出,症狀和體征緩解。
“處理”
本病應早期治療原發病灶,全身檢查有助發現鄰近組織病灶。最主要的處理是盡早采用足量的廣譜抗生素,在細菌培養和藥敏結果後再調整用藥。根據病情適當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眼局部同時使用抗感染滴眼液,塗眼膏保護暴露的角膜。如已形成眶內膿腫,可在波動最明顯處切開引流,但忌過早手術。若並發海綿竇血栓,應按敗血症的治療原則進行搶救。
二、炎性假瘤
係原發於眼眶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性改變,因其臨床症狀類似腫瘤,鏡下所見為慢性炎症細胞浸潤,組織學表現屬於特發性炎症,因此稱為炎性假瘤。可侵犯一側或兩側眼眶並累及眶內各種軟組織,但可主要發生於某一特定部位,如眼外肌、淚腺、鞏膜球筋膜、視神經鞘及其周圍的結締組織,最多見於眶脂肪內。病因至今不明,組織的病理上是由多形性炎症細胞和纖維血管組織反應構成的特發性瘤樣炎症。目前很多學者認為炎性假瘤是一種免疫反應性疾病。
★案例
患者,男,35歲。主訴右眼球突出半年,患者半年前開始眼球突出,並時常出現眼部疼痛,近1個月來出現視物模糊,並伴有複視。檢查:視力:右眼0.4,左眼1.0,驗光右眼-0.50DS矯正至0.5,眼突出度檢查:右眼16mm,左眼12mm,右眼向鼻側活動輕度受限,眶緣未觸及腫塊。眼底檢查未見異常。CT檢查顯示眶內不規則占位病變,內直肌腫大。
問題:①根據上述描述,你的印象是什麼?並找出相關的依據;②應如何處理?
【臨床表現]
本病可呈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發生發展,因炎症侵犯部位和組織類型不同,臨床表現也不一致。炎性假瘤按組織學分型可分為:淋巴細胞浸潤型、纖維增生型和混合型。典型表現是急性起病,眼眶痛、眼球運動障礙、複視和眼球突出並向一側移位,眼瞼和結膜腫脹、充血。約有1/3病例眼球表麵和眶緣可捫及腫物,呈結節狀,多發,可推動,輕度壓痛。肌肉附著點處水腫充血明顯,透過結膜隱見紫紅色肥大的眼外肌。炎症侵及視神經周圍,則可引起視力下降,症狀類似球後視神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