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機敏的強者個個都是行動中的巨人,是快速處理問題的高手。在他們的眼裏,工作起來拖拖拖拉拉的員工是低效率的代名詞,是阻礙企業高效率運作的障礙,是無法完成工作的不值得信賴的人。
若要成為一名出色的CEO,若要抓住轉瞬即逝的市場機會,就必然是一個反應機敏的“獵豹人”。因為拖延要付出的代價,有時是不可想象的。
1923年,艾爾弗·雷德·斯隆任通用汽車公司總裁。斯隆雖然年紀輕,卻有著過人的智慧。斯隆以敏銳的目光洞悉到,美國經過20世紀前20年的繁榮,消費者的眼光已經變了。
簡單適用的“馬車型”汽車,已經不能滿足於消費者的眼光,而渴求漂亮、舒適、高性能的汽車。一些剛剛崛起的有文化的中產階級,更追求汽車的文化夢境。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斯隆就任通用公司的總裁後,他就以此為目標,加快研製新型轎車。
當時與通用汽車公司同駐底特律的,還有美國最大的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埃茲爾是老福特的長子,他也以年輕企業家的敏感,嗅到了斯隆的更新意識。於是,他和技術人員重新設計了一種T型車。當埃茲爾喜滋滋地把這種新車拿給老福特看時,不料被福特完全否定。
老款式的T型車,曾獲得“廉價小汽車”的名聲,廣受美國民眾的歡迎。T型車不但價錢低,而且,質量與性能全國第一。一度曾是美國的吉祥物。
對於老福特來說,T型車是他的神話,是他的孩子,是他夢想得以實現的載體。在T型車裏承載的是他的輝煌,他不許任何人向它挑戰。
老福特憤怒地對兒子說:“T型車銷售得很好,我不打算開發什麼新車,拖一拖再說吧。”
但是福特可以憤怒地壓製兒子,卻無法阻止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斯隆。1925年,通用公司推出了嶄新的雪夫萊。新車問世的當年,就逼得福特汽車的市場占有率從57%下降到45%,次年又滑落到40%以下。
總裁坎茨勒再不能看著公司的銷售業績繼續下滑,而如果要上馬研製開發新型汽車,必須先征得福特公司的董事長老福特的首肯,於是坎茨勒語氣委婉地寫了一份備忘錄,呈送老福特,再次探討車型問題。盡管備忘錄充滿對老福特敬意的話語,但老福特也看出了奉承詞句後的極度不滿。於是,趁埃茲爾赴歐洲考察和度假之機,老福特撤掉坎茨勒總裁的職位,將他轟出了公司。
福特公司研製開發新車型的計劃被擱置起來,一拖再拖。
老福特再固執,也不能無視T型車銷量的猛烈下滑。沒有辦法,他隻好采用削價的方式來刺激消費者。然而,消費者的口味變了,削價已失去了往日的效力,沒有挽住T型車銷量的下滑的總趨勢。
不能再拖了,老福特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於是他又重新組織技術人員研製開發新款汽車。直到1927年10月,一輛新A型車,從福特的裝配線上開下來,加入了汽車行業的新競爭。
可惜,晚了!通用汽車公司憑借新款雪夫萊,搶占了大部分本應屬於福特公司的市場,通用汽車公司與福特公司打了一場漂亮的時間差。
而這一次老福特拖拉不絕的決策,是他輝煌一生的一次嚴重失誤。等於他自己拱手讓出了得來不易的市場份額,等於自己親自給通用汽車公司的崛起添磚加瓦。至於老福特自己怎樣想的,隻有他自己心裏最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