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領先一步,把握機遇(1 / 1)

生活中,那些“隨大流”的通常都是弱者,隻有擁有敏銳眼光,大膽走在人前的強者能抓住機遇,獲得成功。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社會背景、家庭關係和機遇上。這是一種典型的消極思想和消極的自我意識,給他們帶來的後果是自卑,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沒有積極的自我意識,因而也就不能發現自己的優缺點。究竟什麼能使一個人成功?你或許會說,你的人生不取決於自己,而是被自己不能選擇也不能控製的處境和力量等機遇所影響。其實,機遇到底從何而來?它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從積極的自我意識為核心的信念和成功心理中帶來的。

倫敦市的托尼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盲從別人,不在意別人的嘲諷,能夠在瞬息萬變中發現並把握住機遇,最終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1932年,隨著世界經濟形勢的好轉,英國經濟大恐慌的局麵也似乎好轉了一點,但在這個時候來開設一家新公司,的確有些不合適宜,尤其開設家具公司,更是顯得荒謬。因為在這段時間裏,許多家庭為了節省日用開支,都實施“合並”政策了,不是做父母的搬來跟子女一起住,就是子女搬去跟父母一起住,如此一來,家具市場的銷路當然大為減少。

麵對這樣的一種市場現狀,任何人也不曾想到要開設家具公司,但是,倫敦市的一個普通木匠托尼卻想到了。他曾經花費了很長一段時間來考慮這個問題,在反複調查和研究市場以及衡量自己的利弊之後,托尼認為,此時經營家具業並非有賠無賺,因此他最終還是決定要開一家新的家具公司。

在他籌劃開新公司的期間,很多朋友都認為他發瘋了。經濟狀況如此蕭條,人人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誰還有心思去添置家具呢?這時候開家具公司,不是明擺著不識時務嗎?一向對托尼懷有堅定信心的妻子瑪麗也產生了懷疑。

托尼誠懇地說:我從不欺騙你,親愛的,就市麵上的行情來說,開家具店的確不合適宜。不過我考慮過了,別人不能做,但我可以做,並且可以把它做好。

“說出來道理很簡單,因為我自己會木匠手藝,而且,我的手藝已經獲得很多老顧客的讚賞和信任。因此,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可以由我自己來,用不著請師傅甚至也不必雇夥計,我自己苦一點就行了。這一點你認為有沒有道理?”

“道理是有,但是光有人會做也不成,還要有人買才行,是不是?”

“那是當然,不過這一點我也考慮到了,我想銷路不會有太大問題。”

托尼還對妻子瑪麗陳述了他這樣做的兩個理由:

一是在開始時不求多做,但要做最高檔的產品。經濟形勢固然蕭條不堪,但有些殷實的商人和皇親貴族家庭,並沒有完全失去購買力,相反他們的消費實力依然很強,隻要做的家具能中他們的心意,他們照樣舍得出大價錢來購買。二是在家具式樣的設計和製作方麵,托尼頗有信心,他相信,隻要他多用點心思,以他這麼多年製作和管理家具的經驗,設計出來的式樣,一定可以得到那些消費者的喜愛。

瑪麗聽了他的分析,也不禁信心大增,她很欣慰地說:“我聽了別人的議論,心裏真有點替你擔心,現在經你這麼一分析,我也覺得的確可以這樣做,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我的真正目的是為將來著想,如果現在不設法把生意做起來,等到市麵恢複了以後再做,可就要被同行甩在後麵了。”

“你的考慮的確很周到,眼光也的確敏銳而且深遠。”妻子瑪麗讚同了他的意見。但由於經濟情況混亂,沒有人願意投資,托尼很難籌集到資金。於是,妻子背著丈夫把結婚項鏈典當了,才勉強開業。

限於資金缺乏,托尼新開的家具店雖不起眼,設備簡陋,名聲卻很快地傳開了。原因是托尼在倫敦木廠工作時,已經建立了很好的聲譽,不管是家具零售商、還是材料供應商,都對他非常信任,所以生意開始不久,就已經遠近知名了。

這樣,經過幾年的努力,托尼度過難關,迎來了世界經濟的全麵複蘇並占領了市場的先機,隨著家具需求猛增,最終成為了一個大企業家。

強者總是比別人先走一步,這樣他們也就比別人先一步得到機遇,他們不隨波逐流,時時刻刻關注著難得機遇,然後搶先一步得到,得到了他們就等於握住了成功的鑰匙。

強者生存之道:

比別人先走,敢於搶先,這樣你總是走在最前頭,好的機會也是第一個屬於你,因此,不論何時,都要排在一個出色的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