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心不死就有希望(1 / 1)

人在低穀的時候,隻要你抬腳走,就會走向高處。這就是否極泰來;看如果你躺下不動了,這就是墳墓。強者相信,人中之中,終有一條路是為自己所準備的。

作為人生旅途中的一段灰暗路程——時運不濟,人人都可能遇到,隻不過有些人遭遇的時間短一些,有些人遭遇的時間長一些。可是,一輩子都沒有受過挫折的人是很少的,強者自然也不例外。

杜克·魯德曼是一個年過60歲的老人。他自認為他是一個遭受失敗最多的人。他熱衷於石油的開采,他說他一生中每打4口井,就有3口是枯井。可是他依然從逆境中走了出來,成了一個身價超過兩億美元的富翁。杜克·魯德曼自己回憶說:“當年我被學校開除後,就跑到得克薩斯的油田找了一份工作。隨著經驗的逐漸豐富,我便想自己當一名獨立的石油勘探者。那時候,每當我手裏有錢了,我就自己租賃設備,做石油勘探。在連續的兩年裏,我一共開采了將近30口井,但全部是枯井。當時,我真的是失望極了。”杜克·魯德曼的確陷入了困境,接近40歲了,依然一無所獲。但是,他不但沒有被逆境難倒,反而更加勤奮努力。他開始研讀各種與石油開采有關的書籍,吸取了豐富的理論知識。等理論知識掌握得非常充分的時候,他卷土重來,租好設備,找好地皮,進行又一次石油開采。但是,這一次沒有遇到枯井,看到的是汩汩直冒的石油。

每一種挫折或不利的突變,都帶著同樣或較大有利的種子。最危險的時候,也就是你的爆破力應該發展到最大限度的時候。任何事情都是多麵的,我們看到的隻是其中的一個側麵。

武晶靚雖然是個天之驕子,但許多時運不濟的事還是讓她碰上了。考大學那年,國家正好試行收費製,四年下來,她比早考上一年的人整整多花了8000元。四年後,她畢業了,誰知國家在分配上又實行雙向選擇。最後雖找到了工作,可是一年後,又趕上機關大裁員,她下崗了。她先後又幹了幾份工作,但做不長久就被辭退了。年紀輕輕的“天之驕子”居然如此失敗,原因是她從來沒有為踏入社會生活而做好準備。大部分年輕人初次麵對社會競爭所表現的力不從心,大多出於這個因素,這是值得原諒的。

武晶靚逐漸認清了自己,她並沒有沮喪,選擇了從頭再來。武晶靚經過深思熟慮,去了濱海的一個農場,利用所學的知識,專門種植荷蘭的一種鬱金香。後來,這種花在幾個大城市供不應求。武晶靚第一年的純收入就超過了七萬元。

武晶靚的經曆告訴我們,在時運不濟的時候,每個人都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怨天尤人,一是活得更起勁。隻要你會審時度勢,自強不息,總有一條很寬廣的路是為你準備的。

強者認為失敗不可怕,就怕心死。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失敗,但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我們沒準備好,我們要做的就是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的。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曾經指出:因為下麵這三個原因,失敗往往能夠轉化為成功的基石。第一,失敗可以打開新的機遇大門,迎來新的人生機會;第二,失敗可以給驕傲的人注入一針清醒劑;第三,失敗可以使人知道成功又需要什麼樣的方法,而什麼方法是錯誤的。

基於上麵三個原因,我們應該知道,失敗帶來的逆境並非都是壞事。隻要我們在逆境中找到動力,我們也會經曆了失敗後變為一位成功的強者。

強者生存之道: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哀莫大於心死,失敗是客觀上的存在,而心死是主觀上完完全全的放棄,隻有不死心的人才會有心找到成功的出路在哪。

§§第九章 敢於險中求勝,擁有過人的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