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麵對成功的機會時,又有誰能不感到異常興奮呢?人類之所以在不斷地奮鬥、努力,就是因為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十分渴望財富、權力和成功。遺憾的是多數人並不能成為它們的主人。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必須指出又極其關鍵的一點就是缺乏長遠的眼光。但是強者做的就與此不同,他們在在追求這些東西時,會經過縝密的考慮,有著長遠的目光,並且有著積極充分的準備。事實上,不管是職場還是商界都是極其複雜的,沒有“放長線釣大魚”謀略的人是難以立足的。那些隻看眼前利益、急於求成的人,在他們一開始行動時就注定了要失敗。所以說,對於希望在職業生涯中更進一步的人,必須首先修習“近處著手,遠處著眼”的本事,否則隻能有害無益,自討苦吃了。
我國古代的很多例子很值得我們深思。
清朝的康熙皇帝的兒子眾多,他曾二廢太子,到了他的晚年,爭奪太子之位在眾皇子之間更加白熱化了。
四皇子胤禛深謀遠慮,深知康熙皇帝對兄弟之間爭權奪勢十分厭惡,就故作姿態,表麵上不參與此事,故作虛偽,為兄弟仗義執言。
太子胤礽被廢之後,無人搭理,胤禛卻不同常人,對其極表關懷。有人據此上奏康熙,胤禛便回答說:“兄弟之情,不可廢也。”康熙見他仁愛至上,寬宏大量,對之讚不絕口。
廢太子有弑逆的罪名,胤禛請其他皇子代奏辯解,無人敢應,胤禛得知此事,思忖良久,決心借此做做文章。他反複勸說康熙皇帝使罪名取消。
胤禛此舉,眾皇子皆以為他不避嫌疑,自是無心爭奪儲位了,對他都不以為意。反而是康熙皇帝由此對他另眼相看,屢屢表彰。
胤禛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又對康熙皇帝的身體十分在意起來,表現得最為關心和體貼。康熙因為胤礽的不爭氣和諸皇子爭奪儲位,氣極生病,則不可就醫。胤禛聞訊趕來,惶恐變色,長跪不起求旨醫治。他又親擇太醫,堅持日夜護理,為此憔悴了許多。康熙大為感動,連稱他為至孝之人,父子倆的感情一下就拉近了。
胤禛如此用心,暗地裏卻加緊發展他的勢力。他拉攏年羹堯,收買隆科多,雙管齊下,多方用心,最後終於奪取了帝位。最終,眾皇子才恍然大悟,隻是一切都無法挽回了。他們急於求成,沒有“放長線釣大魚”的謀略,終於敗下陣來。後來他們又被懲被貶,皇帝夢沒有做成,卻落得個可悲的下場。
其實,成功的機會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究其原因其實就在於有的人能夠“遠處著眼,近處著手”,而有的人不能,而那些強者們卻能將其運用自如。
強者生存之道:
高瞻遠矚,不要因為眼前小小的成功而停步不前,也不要因小小的利益而沾沾自喜,那樣就會顯得鼠目寸光,真正的成功是放長線釣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