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1 / 1)

第13章夢想贏得一個又一個驚歎號

——心中有夢,天高地闊

夢想是整個人類智慧的靈魂,創造一個平等、友愛、文明的社會,一直是人類追求的夢想,為了實現它,無數的革命前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因為夢想,他們無怨無悔。再也找不出比夢想更珍貴的東西,不論你遇到什麼樣的挫折,請相信,夢想始終在你手中。

第1節康納利:哈佛誠可貴,體育價更高

為了參加奧運會,竟然連上哈佛的資格都不要了,走的時候還和校長大動肝火、出言不遜。是誰有這樣大的魄力?他後來又取得了怎樣的成績?下麵,就讓我們認識這個以參加奧運會作為畢生夢想的美國小夥子,也是現代奧運會的第一個冠軍——康納利。

康納利出生在一個有12個孩子的家庭中,生活頗為拮據。因此,與孩子們在公園裏蹦蹦跳跳是他童年的樂趣。

由於家庭過於貧困,康納利沒上高中就參加工作了,但他不滿意這樣的生活,於是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高中課程。27歲的時候,他成功地考上了哈佛大學。上大學是康納利的夢想之一,而參加首屆奧運會是康納利的另一個目標。

當康納利向校方提出“我想請八個星期的假,去雅典參加奧運會”的請求時,哈佛拒絕了。“如果你執意要去,我們隻好勒令你退學,等你比賽回來再重新申請入學吧。”校方對新興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漠視讓康納利氣憤異常,他的回答是:“讓我重新寫入學申請?想都別想,我不會回來讀書了!我在哈佛的學業已經結束,再見!”

剛剛退學的康納利隻有半個多月的準備時間,當他的船隻到達雅典時,離比賽隻有一天了。

這個遲來的美國人幾乎沒有準備就投入到比賽當中。開幕式當天第一個決賽就是康納利擅長的項目——三級跳遠。康納利的起跳方式很獨特,但好在當時的要求不太嚴格,他因此輕鬆地進入決賽。在決賽中,他跳出了13.71米的好成績,比其他人跳得都遠,康納利贏得相當輕鬆,他成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史上的首個奧運冠軍。不過,我們不能說他“獲得了奧運金牌”,因為當時還沒有金牌,頒發給冠軍的是一枚銀質獎牌。

接下來,他又獲得了跳高比賽的亞軍、跳遠比賽的第三名。當康納利結束在雅典的奧運之旅回到家鄉波士頓時,他獲得了英雄般的歡迎。位於波士頓的西鐵城公司甚至送給他一塊金表,以感謝他為美國贏得的榮譽。

用“年輕氣盛”來形容康納利最合適不過了,但從他成長的軌跡來看,他決定從哈佛退學並不是衝動之舉。他身上有讓人羨慕的力量:決定考大學,他成功地進入了哈佛;決定參加奧運會,他就不顧一切地去雅典實現了他的另一個目標。在他身上有一股信念的力量,隻要有夢想,他就能一步一步地接近夢想。

在康納利後來的人生道路中,他成了著名的作家,在《波士頓環球報》上擁有自己的專欄,他以“來自古巴前線的信件”的形式寫了大量的關於美西戰爭的報道,在美國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是什麼讓康納利從貧窮走上了成功之路?回答是夢想。失敗者和成功者之間最大的不同,正是夢想!

所謂“夢想”,較之於“目標”,有更加浪漫的一麵,也有更加需要積累現實條件的一麵。它讓人覺得生活是美好的,無論生活在何種境況之下,夢想都讓人覺得富有而且充實。好好地珍惜自己的夢想,不要擔心別人的嘲笑和打擊,相信自己,康奈利的故事也會在你身上發生。

故事鏈接

參加完聖路易斯奧運會之後,康納利開始環球航行,無論是漁船、貨船還是軍艦他都乘坐過。他成為航海方麵的專家,把更多的海洋知識應用於自己的寫作當中,25本小說和200多篇短篇小說是他留給人們最好的紀念品。

康納利始終沒有忘記哈佛校方不讓他參加奧運會的往事。1947年哈佛大學終於意識到當初他們犯了一個多麼大的錯誤,他們決定授予康納利名譽博士學位以獲得他的諒解,但已經79歲的康納利堅持自己的態度,拒絕了哈佛的好意。9年後,詹姆斯?康納利在紐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