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1 / 1)

第12章用行動向困難宣戰

——戰勝痛苦,創造奇跡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隻有不畏艱險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學習上如果不遇到困難也不會有進步。讀一讀在奧運賽場上贏得榮譽的冠軍們的故事,你會發現所有榮譽的背後,都是痛苦的過程和行動的身影。

第1節阿蘭·米穆,從跑堂到奧運冠軍

不幸的遭遇不是退縮的理由,而是勇往直前的動力。隻有在麵對困難的時候堅持自己的理想、永不言敗的人,才能將困難踩在腳下,向更高的成就攀登。

阿蘭·米穆生長在北非法國殖民地,他家境貧寒,常常連飯都吃不飽,卻癡迷於跑步。平時,米穆光著腳踢足球,因為他唯一的一雙帆布鞋,是去學校念書時穿的。

11歲半時,米穆已經有了小學畢業文憑,而且得到了老師很好的評語。他母親非常欣喜,為他申請助學金,但遭到了拒絕。原來,助學金的名額已經給了富有的殖民者的孩子們。

沒有錢念書,於是米穆就當了咖啡館裏的跑堂。他每天早上五點鍾就得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但仍然堅持長跑鍛煉,跑得他腳跟都發炎膿腫了。盡管如此,他還是咬緊牙關報名參加了法國田徑冠軍賽。僅僅進行了一個半月的訓練之後,他先參加了10000米冠軍賽,得了第三名。第二天,他參加了5000米,得了第二名。就這樣,米穆獲得了倫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入場券。

那時的米穆對奧運會一無所知,隻是知道自己代表法國,為此感到驕傲,但有些事情讓他感到不快。在法國隊裏麵,沒有一個人看得起他。法國隊按摩醫生拒絕替他按摩,說是因為“隻為冠軍服務”,其實還是因為他是咖啡館裏的一名小跑堂。

在米穆參加對他來講具有曆史意義的10000米決賽之前,他僅僅希望能取得一個好名次。比賽開始後,米穆並不模仿任何人,將對手一個接一個地甩在後麵,他從第四一直向前趕超,米穆獲得了第二名。

米穆得銀牌非同小可,因為這是法國和他自己得到的第一枚奧運會銀牌。然而,當時法國的體育報和新聞記者卻在第二天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個跑了第二名的北非人,準是因為天氣熱而得到第二名的!”

四年後,米穆又被選中代表法國去赫爾辛基參加第15屆奧運會。在那裏,他打破了10000米法國國內紀錄,並在5000米決賽中,再次為法國贏得了一枚銀牌。隨後,在墨爾本奧運會上,米穆參加了馬拉鬆比賽,以1分40秒跑完了最後400米,終於成了奧運會冠軍!他終於得到了法國人的認可,並在法國國家體育學院執教。

米穆不用再去咖啡館當跑堂了。可是,米穆卻說:“我喜歡咖啡,喜歡那種香醇,也喜歡那種苦澀……”

米穆之所以喜歡咖啡,正是因為咖啡的芳香和獲獎後的心情一樣——香氣中混合著苦澀和辛酸。一杯香濃的咖啡需要精心地烘焙和碾磨,經過煮沸、過濾、調味,才能散發出醉人的芬芳。同樣,米穆的獎牌和榮譽也是經過不斷的付出、鍛煉,忍受別人的輕視之後得來的,它讓人心酸,也讓人激動和沉醉。

米穆在最不利的環境中,奮發圖強。處於順境中的我們,是不是更應該珍惜機會、采取行動呢?可能有人覺得自己的境況也不是很順利,但是和那些身處戰火紛飛的國度的孩子們相比,我們可以在教室裏讀書學習,已經非常幸福了。

成績不理想,不妨用樂觀和進取的心來看待。因為好的成績不是遙不可及的,隻要你願意付出行動,就一定會比過去有所進步。如果失敗了,你知道了自己現在的方法是不適合的,並沒有損失什麼。成敗得失,就是成長的過程。

故事鏈接

在觀看奧運會比賽的時候,很多人發現法國國家隊像米穆那樣的黑人很多,原來,其中有很多是非洲的移民。法國是非洲國家殖民地最大的宗主國,在南美也有殖民地,所以很多非洲國家都流行說法語,在法國生活和落戶也相對方便。其中很多球員的祖輩來自這些地方,而法國又是非洲年輕足球運動員的中轉地,很多球員在小時候便被法國球隊的球探帶到法國,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就加入了法國國籍。其中就包括亨利、維埃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