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2 / 2)

那時的田徑比賽在跳遠沙坑的邊上,並沒有現在那種遠度的標誌,不過看到比蒙的這一跳,大家還是被震住了。

坐在電視解說席上的一名解說員當時就驚呼:“這個小子竟然跳出了沙坑!”

波士頓拉住上屆奧運會跳遠冠軍戴維斯說:“這一跳一定有28英尺(8米50以上)。”

戴維斯有些不信:“這隻是第一跳,會有那麼遠嗎?不可能。”然後就走過去看裁判測量。負責測量的裁判一邊拿起皮尺走向沙坑,一邊嘟囔著:“太精彩了!太精彩了!”

結果出來了——記分牌上打出了8米90的成績。

這時,其他的對手沮喪不已。蘇聯的伊戈爾說:“和這樣的一跳相比,我們不都成了小孩子了嗎?”

而戴維斯則憤怒地走到比蒙麵前,對他說:“你毀掉了這次比賽!”

此時的比蒙甚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隻知道自己破了紀錄,於是他隻能求救般地看著波士頓。

波士頓一把抱住了比蒙,興奮地對他大叫:“你跳過了29英尺!”

這樣的一跳,後來被譽為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一跳”。

他的這個8米90的紀錄一直保持了23年之久。直到1991年的東京世界田徑錦標賽,才被美國跳遠運動員鮑威爾打破,新的世界紀錄是8米95。而比蒙的這一紀錄也成了被保持時間最長的世界紀錄之一。

波士頓無私幫助比蒙完成比賽的故事讓我們感動,這使人不由得想起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德國選手魯茲?朗不顧希特勒的麵子幫助傑西?歐文斯的一幕。

這種單純而充滿關懷的人類之愛,超越了金牌的價值和意義。沒有詭譎的政治,沒有人種的優劣,沒有金牌的得失,在魯茲?朗和波士頓身上,我們看到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光輝,這是一種超越了競爭的大愛。在人生旅途上,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無私的幫助能讓你克服難以戰勝的困難。同時,青少年還應明白,我們同樣可以給予他人無私的幫助,讓人性的光輝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故事鏈接

對於現在已60多歲的鮑勃?比蒙來說,40年前在墨西哥獲得奧運金牌的記憶仍舊非常鮮活。他回憶道:“當時,我真的很高興能為美國隊也為我的家庭拿下這枚金牌。不過站上領獎台的那一刻,不知為何,我突然有了一個奇怪的想法:‘接下來我該做點什麼呢?’”就在國歌響起後的第二天,比蒙就為自己找到了答案。兒時總在學校裏調皮搗蛋的比蒙決定以奧運冠軍的身份回到課堂,“念大學”成了他奪冠後首先決定要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