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1 / 1)

第1章第5節何寧:沒有金牌,勝似冠軍

2008北京奧運會,身為中國體操女隊主力選手的何寧意外落選,但女團比賽當天,她仍來到現場為隊友加油。奪冠後,隊友們紛紛將鮮花獻給何寧。

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體操女隊的6名隊員創紀錄地首奪奧運會體操女團金牌。但是,這六名冠軍也許根本不知道,何寧,這位中國體操女團落選的隊友,在奧運會比賽開始後,每天都一個人進行著孤單而又刻苦的訓練,一絲一毫都不放鬆,訓練的質量和強度與奧運村中的主力隊員們毫無分別。

雖然何寧因為種種原因落選了,但是,她卻用無私闡釋做人和體育道德之美,她將自己的比賽經驗毫無保留地主動傳授給參加奧運會比賽的隊友;由於沒有參賽的資格,她甚至無法進入比賽場館,輾轉得到門票後才能夠進入現場為比賽的隊友們加油助威;隊員們奪冠,她獨自一人等候在運動員出口外,看著奪冠的隊友淚流滿麵。何寧不孤獨,也不是失敗者。可以說,隊友們的金牌有何寧的一半。

何寧舍棄小我,默默地付出,為這個團體付出了她該付出的東西,讓人感動。

體操女團的金牌實現曆史性的零的突破,與其說是勝在了技術難度和發揮穩定上,倒不如說是勝在了團結上。作為一種團體項目,運動員之間的互助友愛、和睦相處、寬容、處處為別人著想、顧全大局的做人風範顯得特別重要。何寧雖然落選,卻表現出足夠的無私,依然孤獨地堅持訓練,不拋棄、不放棄,從一個側麵見證了團結就是力量的樸素道理。

我們應該為這樣的故事而感動,我們總是喜歡將鏡頭對準冠軍們,總是願意讓冠軍說出感想,同時,我們又總是容易忽略奪冠背後的動人故事,何寧不僅給運動員上了一堂課,也給我們上了一課。

女團奪冠後,體操管理中心主任高健特意囑咐教練一定要把何寧帶入場地和其他人一起慶祝:“在這個具有曆史意義的體操女團奧運冠軍榮譽裏,同樣有何寧的功勞。”隊友也把頒獎儀式上獲得的鮮花送給了何寧,因為她們知道,那些沒有機會上場的選手也是她們無比堅強的後盾。

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不為眼前,隻為長遠,不計較個人得失,隻為集體榮譽,臥薪嚐膽,將失敗化成訓練的動力,先做人,後從事體育。正是因為很多的運動員有這樣的意識,中國體育才在空前的團結下取得了空前的成績。榮譽殿堂不僅屬於冠軍,我們也應該將關注的目光對準更多像何寧這樣的人,畢竟,每個冠軍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才獲得成就的,冠軍背後的精彩更富教育意義。

心底無私天地寬。勝負永遠不是最重要的,擁有一顆無私的心,保持積極、樂觀、奮進的心態,不輕言放棄,不過於看重得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向何寧一樣做一個快樂的參與者。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受人歡迎,都將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故事鏈接

體操成為競技性的體育比賽活動,經曆了一個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以奧運會體操比賽記載為例,1896年第1屆雅典奧運會設立了鞍馬、吊環、跳馬、雙杠和單杠項目。在以後的奧運會上,體操比賽先後增設了火棒操(後改為輕器械體操)、瑞典式體操、歐洲式體操等體操比賽。1932年洛杉磯第10屆奧運會上,增設了自由體操,使競技體操初具規模。1936年的柏林第11屆奧運會上,體操比賽才真正形成目前的男子6項比賽,輕器械體操、瑞典式、歐洲式等體操比賽則從男子體操比賽中取消。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藝術體操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2000年,第27屆悉尼奧運會,蹦床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