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答道:“我確實是很努力。但是隻靠早起與加班是不可能贏得這4家店麵的。這一行大部分的人都是很努力地工作的。我的成功主要是靠我自創的‘每周改良計劃’。其實這也沒有什麼特別,它隻是一種幫助我每過一周,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的計劃罷了。為了使我的思考走上軌道,我把工作分四項:顧客、員工、貨品、升遷。我每天把各種改進業務的構想記錄下來。然後每星期一的晚上,我花4小時檢視一遍我寫下的各種構想,同時考慮如何將一些較踏實的構想應用在業務上。在這4小時內,我強迫自己嚴格檢討我的工作。我不會僅僅盼望更多的顧客上門,我會問自己:‘我還能做哪些事情來吸引更多的顧客?’‘我要怎樣穩定忠實的老主顧?’”
她繼續說明能使她最初三個店鋪成功的許多小小的創新行動,比如:“改變商品的陳列方式;‘建議式的銷售技術’使顧客本來不打算買東西的,可以賣出2/3;針對因罷工而失業的顧客,實施‘信用計劃’,使顧客得以延期支付貨款;‘購買競爭計劃’使淡季銷售額仍能增加。我問自己:‘我還能做什麼來改進商品的銷售呢?’我又想到一些主意,其中之一是,我想到我該做一些事來吸引更多的小孩進我的店。因為,如果我有一些能吸引小孩上門的商品,也就能吸引更多的大人,我不斷地想,我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在供應4至8歲小孩的產品堆中多加一排小型的紙玩具。結果真的很管用。這些玩具不占什麼空間,也賣了不少錢。但最重要的是,這些玩具使店麵的顧客川流不息。請相信我,我的‘每周改良計劃’真的有效。此外,我還學到有關成功的生意觀念,這是每一位從商的人都該知道的。”
“是什麼呢?”我問道。
“那就是:你起先懂多少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開張以後學到什麼,以及如何應用。”
4.要明白進步本身就是一種收獲。
有重大成功的人,都會不斷地為自己和別人設定較高的標準,不斷尋求增進效率的各種方法,以較低成本獲得較高的回報,以較少的精力做較多事情。“最大的成功”都是保留給具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態度的人。
5.要迎合消費者的喜好。
成功的公司都會投下大筆資金,來研究消費者的需要,詢問關於某種產品的味道、品質、大小以至於包裝等方麵的意見。聽大家的談論可以想出“加強銷售力的各種創見,還可據此宣傳產品的特色來配合消費者的喜好”。
你的耳朵就是自己的輸入管道。它可以聽到許多資料,然後化為有用的創造力。我們無法從自己說的話中學到什麼,卻能從發問和聆聽中學到無窮的知識。
大人物都擅長“聽”別人說話;小人物反而搶著“說話”給別人“聽”。
請你注意這一點:各行各業的領導人物,花在請教別人說話的時間,比命令別人的時間更多。高級人員在決定一件事情以前,都會先問:“你對這件事有什麼感想?”“給我一個建議好嗎?”“在這些情況下你會怎樣?”以及“你對這件事會有什麼反應?”請你練習這種方法:領導人物如同製造各種決策的機器。比方想要製造某種產品,一定需要原料。在決定各種決策以前,所需的原料就是從別人那裏“偷”來的各種想法和建議。當然,不可能奢望別人給你現成的方法,別人的想法隻能幫助你點燃自己的火炬,以便加強自己的創造力。
6.想辦法增加外快。
有許多方法可以激發你的創意,下麵兩個方法非常容易見效。
首先,至少要加入你自己本行的一個職業團體,定期參加各種聚會。但是這個團體必須有朝氣才行。要經常跟那些很有發展潛力的人士交往,彼此交換意見,經常聽到有人說:“我在某個會議中忽然得到一個靈感。”或“我在昨天的聚會中忽然心血來潮。”請注意,孤獨閉塞的心靈很快就會營養不良,想不出人人都迫切需要的新主意。從別人那裏找點靈感是最好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