婧姐看著學校大門,點點頭喃喃道:“可是我還是難過啊。”
我順著她的目光看著刻著校名的校門,想起第一次來學校的時候看到校門的情景。
好一個曆曆在目啊。
3
前兩天在後台和一個讀者瞎扯。
忽然又收到一條字數極多的留言,看得我一陣頭疼,這裏頭有不少隱私,特別私密的那種。我尋思著要不我假裝沒看見好了,反正她覺得我是機器人,回了反而不合適。
然後和另一個讀者談起這茬,他笑著說道:“我也這樣,越熟反而越不能聊。把陌生人當作曾經的某某某,掏心掏肺。”
我愣了一下,努力想要反駁他。
無疾而終。
“為什麼呢?”我問他。
“我知道的話就不會和你瞎扯了,新鮮感?陌生人帶來的安全感?不知道,但我知道一點,你要和我好朋友吵起來,我肯定站他那邊噴你個狗血淋頭。”
我回了一圈點點點加一個笑哭的表情,失去了聊天的欲望,翻後台自己寫的文章,發現點讚最多的,是那篇《在這鋼鐵城市裏你孤單得像是一條狗》。
仔細一想,也許不是文章多出彩,而是這個標題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不隻是單身的娃。
4
寫到這裏的時候我想起很爛大街的那段話,龍應台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隻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台送自己的兒子華安,滿滿地都是那些不舍和眷戀。可是現在看來,這個世界上又何止親情是這樣的呢?
那些一起共過事的同事,一邊相互鼓勵一邊偷偷罵老板。
那些一起同過窗的同學,一邊相互拆台一邊連上個廁所都形影不離。
那些相見恨晚的朋友,那些徹夜長談的姐們兒,那些邊喝酒邊看球的兄弟。
太多了。
這樣的人一個又一個出現然後陪伴你一段時間又轉身離開,輕輕抽離,直到後來我們甚至去把心裏話說給陌生人的時候,才會偶然想起是因為這個陌生人有著曾經自己的模樣。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瀟灑如風的追風少年,覺得別離是一件很矯情的事情,覺得揮一揮衣袖道聲珍重然後漸行漸遠漸無疑是一種很酷的性格,但時時想起,也會唏噓不已啊。
5
曾經陪著我的那些友人、情人,甚至仇人,我都感謝上天曾給我們這樣一段美好的時光。
以後可能見麵甚少聊天寥寥,我願祝你健康、快樂、坦然、順利。
祝願你生活少煩心。
祝願你遇到的每一個會陪伴你一段時間的人,夜夜長聊舍不得睡去。
就像我們也曾聊到夜深一樣,請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