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梅
在那次關於礦難的采訪中,我接觸到一位被雙重苦難擊中的中年婦女:瞬息之間,她失去了丈夫和年僅18歲的兒子。
她在一夜之間變成孤身一人,一個家庭硬生生地被死亡撕成兩半,一半在陽光下,一半在塵土裏。
兩個鮮活的生命去了,留下一個滴著血的靈魂,悲傷讓她的頭發在短短幾天內變白了,像過早降臨的雪。
一個人的頭發可以重新被染成黑色,但是,堆積在一個人心上的雪,還能融化嗎?
那聲沉悶的巨響成了她的噩夢,時常在夜裏驚醒她,她變得精神恍惚,時刻感覺到丈夫和兒子在低聲呼喚著她。
同樣不幸的事還有很多,一個剛滿8歲的孩子,父親在井下遇難,而母親在上麵開絞車也沒能幸免於難,強大的衝擊波將地麵上的絞車房震塌了,母親在被送往醫院的途中離開了人世。
在病房裏,我們不敢輕易提起這場噩夢,這使我們左右為難。主編給我們的采訪任務是關注遇難礦工家屬的生活,可是我們真的不忍心再去觸碰她的傷口,那苦難的心靈簡直就是一座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悲傷的火山。
我們沉默著,找不到可以安慰她的辦法,語言顯得那樣蒼白無力,就像一個蹩腳的畫家麵對美景時的束手無策。
由於過分悲傷,她整個人都有些變形了,但最後還是她打破了沉寂。在得知了我們的來意後,她說,活著的人總是要繼續活下去的,但願以後不會再有礦難發生,不會再有這樣一幕幕生離死別的悲劇。
我在筆記本上收集著那些苦難,那真是一份苦差事,每記下一筆,都仿佛是用刀子割了一下她的心,那一刻,我的筆滴下的仿佛不是墨水,而是一滴滴血和一滴滴淚。
當我問到關於以後生活方麵的問題時,她做出了一個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決定,她要收養那個失去父母的孩子。
“我不能再哭了,我要攢點力氣,明天還要生活啊……”在她那裏,我聽到了足以震撼我一生的話:“我沒了丈夫和孩子,他沒了父母,那就把我們兩個人的苦難綁到一塊兒吧。這樣總好過一個人去承擔啊。”
把兩個人的苦難捆綁到一塊兒,那是她應對苦難的辦法:厄運降臨,她並沒有屈服,她在這場苦難中懂得了一個道理,那些逝去的生命隻會讓活著的人更加珍惜生命。
短短幾天的采訪行程結束了,臨走的時候,我去了她的家。我看到她把院子收拾得幹幹淨淨,幾盆鮮花正在那裏無拘無束地怒放,絲毫不去理會塵世間發生的一切。那個失去父母的孤兒正在院子裏和一隻小狗快樂地玩耍。我如釋重負地鬆了一口氣,抬頭看到房頂的炊煙又嫋嫋地飄起來了,那是在生命的絕境中升起的炊煙啊,像一根熱愛生命的繩子,在努力將絕境中的人們往有陽光的方向牽引。雖然纖弱,但頑強不息。
我知道,在以後的生活中,無論身處怎樣的困境,我都會堅強地站立,因為我知道,曾經有一個人,用她樸實的生命詮釋了她的苦難——把兩個人的苦難捆綁到一塊兒,苦難便消解了一半。
心靈寄語
一份快樂,兩人分享,那就成了兩份快樂;一份痛苦,兩人承擔,也就成了半份痛苦。人生的樂趣因共享而有意義,痛苦因分擔才會消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