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抄】
寧武皇仁光九年錦文軒刻本《異聞錄》載:扶桑畫師淺溪,居泰安,喜繪鯉。院前一方荷塘,錦鯉遊曳,溪常與嬉戲。其時正武德之亂,藩鎮割據,戰事頻仍,魑魅魍魎,肆逆於道。兵戈逼泰安,街鄰皆逃亡,獨溪不舍錦鯉,未去。是夜,院室倏火。有人入火護溪,言其本鯉中妖,欲取溪命,卻生情愫,遂不忍為之。翌日天明,火勢漸歇,人已不見。溪始覺如夢,奔塘邊,但見池水幹涸,蓮葉皆枯,塘中鯉亦不知所蹤。自始至終,未辨眉目,隻記襟上層迭蓮華,其色魅惑,似血著淚。後有青岩居士聞之,歎曰:魑祟動情,必作灰飛。猶蛾之投火耳,非愚,乃命數也。
不知多久多久以後,有這樣的一段傳說,廣為流傳,竟像是這故事的後段:
“青岩,聽聞扶桑過幾日花燈節,我想出去玩,可好?”一名美得如妖一般小姑娘,正拉著一個道士的袖子,搖晃著撒嬌道。
那個小姑娘十八九歲的樣子,一身豔麗的衣服,她衣襟上一層層的蓮花,顏色魅惑,似淚水凝重含血色。而她卻雙目如盈盈秋水,不染世俗,二者相稱,反是有一種惑人的氣質、
那個名叫青岩的道士鬥笠遮住半張臉看不清相貌,扶了扶鬥笠,將臉埋在更深的陰影裏,聽聲音很是年輕:“別鬧,離開時師傅囑咐過,不讓你進扶桑城。”
“青岩啊,你看這扶桑乃當今淩國帝都,自然是繁華的很,你說是吧?我從小就沒父母,沒見過什麼世麵……”小姑娘一雙大眼泛出淚水,欲滴落的樣子,令人不由產生哀憐,路人紛紛側目。
那個名叫青岩的道士卻置若罔聞,目不斜視地向前走著,像是什麼都沒看到也沒聽到,絲毫不受影響。
“你這不讓那不讓的實在無趣,罷了罷了,不去了不去了,哪裏都不去了,你辦你的事情去,我哪裏都不去了。”果不其然,一會兒工夫,她先前那可憐模樣轉瞬消失,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臉無賴相,一副你要是不同意我就賴這裏不走了的樣子。
“你若是不走,我便自己去吃好吃的了。”青岩還是向前走著,也不回頭看。
什麼?好吃的的?,聽到這裏,小姑娘竟嘩一下就站了起來,幾步小跑到青岩的旁邊,諂媚道:“好青岩,我們去哪裏吃呀?”
青岩故作疑惑狀:“剛剛誰說不走了啊?我去哪裏吃與你何幹?”
“反正不是我啦!”小姑娘毫不臉紅的說道,拉著青岩大步走著,“這附近也沒什麼地方可以吃東西啊,青岩你說的好吃的在哪裏啊?你莫不是騙我的?”
青岩不回答,麵上卻露出了那麼一點不自然,隻是繼續走著。
“你騙我的!”肯定的語氣。
青岩雖然不太好繼續騙下去,卻也一抬頭咳嗽了一聲道:“等下城外應是有客棧的……”
一聽被騙了,小姑娘惱羞成怒,一把扯過青岩的鬥笠,回頭做了個鬼臉,就就向前跑去。
路人因為之前的鬧劇早注意到了他們,這次,看著鬥笠下的麵容,卻是驚住了:如玉琢的麵容,目光帶著溫柔,還有些無奈。
青岩看著周圍路人目光的聚集,更是無奈,輕喚一聲:“別鬧了。”
話罷他幾步便追了上去,如一陣清風,衣角飄揚,快的令人看不清,隻覺一閃就到了遠處,青岩一把拿回鬥笠帶上,似是責怪道:“就你一個人還不夠顯眼,切莫再胡鬧,不然下次都不帶你去吃東西!”
青岩語氣嚴厲,但是無不是關心與擔憂,小姑娘紅唇一撅:“樣貌自然是給別人看的,不然要他何用!明明沒比我大幾歲,你怎麼跟你師父那老頭一樣,還總威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