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年到目前為止的票房總額已經與去年持平了,總的來說國內電影市場依然在發展,雖然不像前兩年動不動就有好幾部破十億的片子。
今年賀歲檔不光是沒有什麼大片,就連古裝片都很少,錢少量稀,今年賀歲檔顯然也沒有整出太大響動。導演們好像突然有了默契地不再穿越回古代,都拍起了時裝片,重新開始講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了。
以往紮堆的古裝片不見了,《四大名捕2》成為賀歲檔唯一的古裝獨苗。加上馮曉剛回歸喜劇,《風暴》毀中環、《掃毒》炸泰國,滕樺濤再談文藝清新戀愛《等風來》,今年賀歲檔沒有弓箭聲、劍戟聲和慘叫聲,隻剩笑聲、槍聲和親嘴聲。
如果預測今年賀歲大贏家,陳嘉尚應該算是種子選手。因為他突然發現,不管《四大名捕2》票房怎樣,他都提前預訂了“一三年賀歲檔古裝片票房第一”的寶座...
古裝動作、武俠已經沒落了,因為潮流變了。香江代表團熱衷拍武俠的本就所剩無幾,徐客的《神都龍王》奔國慶檔去了;陳可鑫回歸《中國合夥人》了;剩下袁和坪、於人泰等一幹武指導演,這兩年也是賠多賺少斷了再生能力。內地方麵,馮曉剛早就用《夜宴》證明了自己不會拍古裝;張一謀新分手求穩改編《陸犯焉識》去了;還剩一個陳凱哥,新片《道士下山》剛開拍,真要是想看,等明年吧。
而隨之興起的則是曆史戰爭、神話、奇幻探險、現代軍事這些需要大投資的類型片,這類的片子往往需要巨額的投資才能拍出像樣點的效果,不是一般人和公司能夠嚐試的。
所以除了這些類型之外,長盛不衰的喜劇,以及青春愛情、時裝片等都成為一些中小公司的新選擇。
《致青春》、《京城遇上西雅圖》、《小時代》等電影的成功也讓很多人看到了成功的另一條路,中等成本也能夠換回高票房。
一切的一切都是都是因為《龍鳳大劫》定檔賀歲,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不同尋常的行業現狀,已經有嗅覺敏銳的人察覺到今年也會以一個不同尋常的結局結束二零一三年。
全程沒有像樣的對手,二十億的投資,五億的宣傳費、觀眾的期待、院線的支持,一切看起來水到渠成。
國內的電影人都明白,隻要這部《龍鳳大劫》拍的不差就絕對能打破《戰狼》創下的二十三億國內票房紀錄。
不...應該說隻要不拍成一坨屎幾乎是穩破紀錄的,沒看到幾年前故事都講不清的《夜宴》、《無極》都能拿下兩三億的票房,憑的是什麼?
就是那高達兩億多甚至三億的投資,靠的是大片的名頭。
在那個一部電影的成本普遍在四五千萬的時代投資兩三億就足夠吸引觀眾走進電影院了。
量變能引起質變,當投資足夠高的時候不需要質量、不需要演技,觀眾都會好奇地走進電影院想看看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一部電影,就算是爛片也要看看花了這麼多錢究竟能爛到什麼樣子。
二十億啊,花了五年才建成的鳥巢造價也不過就三十四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