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家,胡老五這輩中就隻有胡七七還小,沒成家,但是已經定親了,小丫頭剛十四歲,明年就要及卉了,在這裏,女娃都是十三四歲就定親,及卉後就該出嫁了。然而,胡七七的夫家,也就是她未來的婆婆卻在前不久去世了,男方要依照習俗守孝三年,也就是說,要等到胡七七十七歲時方能嫁過去。
胡家六個兒子成家後胡老爺子都會把他們分出去單過,原來的胡家因為勞動力足夠,這麼些年下來也攢了一些錢,因此每個兒子分出去時胡老爺子都會出錢給他們另起新屋,按照胡老爺子的話來說:咱們家雖然給你們蓋不了磚瓦房,但是幾間普通泥土房還是可以的。同時,胡老爺子考慮也比較周到,分家時考慮到孫輩的住處問題,所以每家分出去時都是蓋的五間泥土房。並且麵積都是一樣大,老太太也不會偷偷給哪個兒子賽私房錢,亦不會偏疼哪個孫子,這也使得六個兒媳對二老很是恭敬孝順。於是二老帶著胡七七三人在老宅的生活也很是安寧。
也正是因為二老的為人處事,讓胡七七完全沒有像隔壁家桂花一樣整日被嫂子們欺負。胡七七是十三歲定的親,在這個年代,女子定親以後就可以將自己繡的繡帕啥的賣的錢存私房了。要說吧,胡七七也是個聰明勤勞的姑娘。胡七七從十三歲開始存私房,可是她總是不滿足一張繡帕才得三四文錢,這用來存私房就像小雞啄米似的,一顆一顆的吃,錢罐子漲得也太慢了。有了這樣的心思,於是胡七七開始整日思考怎麼才能讓自己的私房漲得快一點。直到有一天看見桂花她大嫂拎著一籃子雞蛋去鎮上賣,她就想著要不養雞吧!後來得空向問了下老太太,得知一個雞蛋可以賣一文錢,胡七七就下定決心養雞,她想著反正家裏的雞都是她去扯草喂的,不用糧食都可以養出來,大不了就每天多扯點草。下定決心的胡七七很快就將自己的全部私房錢拿出來買了五隻雞苗,就這麼著開始養起了雞。胡七七的嫂子們知道後還打趣說她們當時怎麼就沒有胡七七的腦子好使呢!不過打趣歸打趣,卻沒人去動這些歪心思,因為從胡七七開始養雞後,她們各家的小子偶爾都能吃到那麼一個蛋,加之二老對她們也好,農村女人或許沒什麼見識,經常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和人吵架。但是這個年代的她們,知道孝順是首要的,其次,也正是因為她們生在農村,沒什麼見識,受環境影響,她們也具有農村人的樸實醇厚的特點。種種原因造成她們雖然眼紅小姑子手裏越來越多的私房,卻不曾打過它的主意。
“七七,你快點,你嫂子家沒人呢、、、這孩子,嗬嗬!”胡老太朝屋內喊了一聲,就對著兒子無奈的搖搖頭。
“嗬嗬,娘,你在這兒等著小妹,我就先去地裏找爹去了,過後還要去大哥他們幾個家裏呢。”胡老五說完轉身就跑。
胡老太看著自家兒子遠去的身影,不由得再次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