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要說一下啟工中隊。它相當於解放軍的“硬骨頭六連”,是王牌中的王牌;三十多年紅旗不倒,是全國消防現役部隊敢打能贏的模範中隊。
啟工中隊的陣地是撲救閥門組大火。
閥門組與37號油罐、42號油罐呈三角椅立之勢,相互距離10多米。當時閥門組大火衝天。距37號、42號罐100米之外是大海和碼頭,廠區火勢漫卷。環繞37號、42號罐的10萬噸原油罐共有12個。風向從103號罐刮向37號罐,流淌火狂暴湧來,離37號罐20多米處是高危化學品罐群。
閥門組設有12個開關總成,在閥門組和37號罐之間有一道2米高、1米寬的防原油泄漏的防護堤。眼下,防護堤內全都是大火,如果壓不住火,壓不死火,這一片罐群,什麼原油罐、高危化學品罐全都得遭殃。
啟工中隊在防護堤內出了兩個陣地,用移動泡沫炮壓製火勢,打了10多分鍾,謝立峰感到滅火效果不明顯,經請示支隊領導同意後,謝立峰帶領三名戰士鑽到了閥門組下麵滅火,這一舉動顯示了他罕見的膽量和技能。管道燒爆了,裂一個大口子約有500多毫米寬,管道斷碴的鋼板有10毫米厚。謝立峰和三名戰友下到閥門組下麵,找到了火源。管道上總共有7個原油泄漏點,也就是有7處噴火處。他們設4個泡沫槍陣地,近攻滅火。先打滅第一個泄漏點,接著打第二個泄漏點,這時候,第一處又複燃。空氣中的熱輻射足以引燃暴露狀態的所有原油。他們轉回身又打第一個泄漏點,挨排打過去,把閥門組下麵的50多米燃燒區域減少到10米。30多分鍾,把閥門組下麵的火全部撲滅。
在閥門組下麵滅火,如果遇到爆炸,誰也逃不出去。這種罕見的膽量和技能為什麼出現在啟工中隊?啟工中隊的官兵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他們自比山上猛虎、海中蛟龍,是消防部隊的天兵天將。啟工中隊在陣地上表現出超強的意誌力,陣地上10名官兵全在進攻。
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謝立峰發現前沿陣地站著一位老人,佇立在陣地邊上,如一座雕像。謝立峰不認識這個人,想把他攆走,這裏太不安全了,爆炸隨時發生,怎麼能在這兒站著呢。過一會兒支隊政委牛晉叢跑過來,拉這位老人往後退,謝立峰跑上前才知他是公安部副部長劉金國。
在戰鬥最危急的關口,劉金國和命懸一線的消防官兵站在了一起,他雖然沒端水槍,沒進陣地,但他敢於把自己的命壓在這裏,與官兵生死與共。他的陣地是一片赤誠之心,是甘於為祖國安危肝腦塗地的高度責任感。在漫長的撲救戰鬥中,劉金國始終站在第一線,給官兵們極大的鼓舞。
經過七八個小時的奮戰,沈陽支隊攻堅組撲滅了閥門組區域大火,17日中午11點,增援力量來到,他們撤出陣地,稍事休整。
謝立峰在火場上常帶著一腔豪情。2006年,東北家電市場發生火災,謝立峰從南門攻入,衝上二樓。他捧著移動炮邊爬邊打,推進40多米。商場內部火災最纏手,裏麵全是煙,找不到起火點。二樓檔口玻璃牆被燒爆炸,把謝立峰雙手紮得全是血,屋頂石膏板劈裏啪啦往下掉,砸到身上生疼。他最終找到了火源,是一個自噴漆罐爆炸了。在戰鬥中,水帶拉不動了,謝立峰一用力,水帶龍頭崩起來,砸在他頭盔上,差一點沒砸個滿臉花。
謝立峰最多的時候兩個月沒回過家。2008年奧運安保,他抽不出時間回家。9月末,撲救沈陽767庫大火受傷,他在隊裏養傷。謝立峰的兒子於2008年9月7日出生,他10月2日才見到。他怕帶著一臉的燒傷回家把媳婦嚇著,奶嚇沒了,就不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