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呂後掌權 晉封呂氏王(3 / 3)

劉章是齊王劉肥之子,年二十,有勇力,因此頗得太後之喜愛,為宮中宿衛,但劉章卻很討厭呂氏一黨目無法紀的擅權作風。

有一次,宮廷舉辦宴飲,呂太後以劉章為酒吏,負責飲宴禮儀及安全之維持。

劉章乘機對呂太後道:

“微臣是武將後代,請以軍法來執行酒宴之禮儀!”

呂太後覺得有意思,便當場批準了。

酒宴進行中,劉章自請吟唱《耕田歌》,太後也許之。

劉章便吟唱道:深耕概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語氣中隱諷呂氏一黨為諸侯王之不法,以及表達對這種現象的不滿。

呂太後當場卻默然不言。

不久,有一位呂氏官員酒醉,未向太後請示,便行離去。

劉章知道了,竟拔劍追斬之,並取其首級回報:

“有亡酒者一名,臣謹依軍法處斬之。”

太後左右皆大驚,但因準其以軍法執行,亦無法罪責劉章。

太後也深感劉氏黨和功臣黨對呂氏已有很大不滿,乃囑咐呂產應稍加約束。

自此以後,呂氏一黨對朱虛侯劉章敬畏有加,即使功臣派也欣賞劉章之武勇,皆依附之,劉氏黨的士氣也得到了不少的鼓舞。

功臣派出預準備反撲

由於呂太後的年歲已大,加以壓力龐大,健康情況一日不如一日。

右丞相陳平對呂氏力量的膨脹也頗疑慮,更害怕在自己任內發生巨變,因此常獨居不上朝,為此事作深慮長考。

陸賈以探病為由,前往丞相府,直入大堂後,卻見陳平仍發呆長考中,未發現陸賈之到來。

陸賈趨前打招呼,並開玩笑地表示:

“有什麼事情讓丞相如此地心不在焉?”

陳平:“您猜猜看呢了?”

陸賈:“足下為右丞相,已是人間富貴之至極,應該沒有什麼憂慮才對,所以足下擔心的必定是諸呂的擅權,和當今皇上的年少不更事了。”

陳平坦然表示:“先生說對了,隻是這事該怎麼辦才好呢?”

陸賈:“天下安定時,執政的主權在丞相,天下不安時,執政的主權在大將。丞相能和大將協調合作,所有知識分子都會依附於您們。即使天下有變,力量也不會分散。”

“如今為國家安定大計,一定要設法奪回南北禦林軍團的掌握權。”

“我曾將這件事,以半開玩笑的態度告訴太尉周勃,太尉深知我的意思,立刻顧左右而言之,顯示他也深知這層道理。”

“君相何不與太尉多所聯係,建立足夠的默契,以為時機來臨時,有足夠的應變力量。”

陸賈當場便和陳平商議,如何有效地對付呂氏一黨的奪權計劃。

陳平和周勃原本無甚交情,兩人的個性迥異,很少有往來。

但為劉氏政權的安穩,陳平仍用陸賈之計,派人以五百兩黃金為周勃祝壽,並饋贈很豐富的美酒、食物,邀請周勃飲宴。

周勃在事先得到陸賈通知,深知陳平之意,也立刻回報,兩人因而有緊密來往,常共思壓製呂氏一黨過度擅權的謀略。

為了對陸賈的撮合表示感謝,陳平為陸賈送上了豐富的謝禮,其中包括百名奴婢、五十承車馬以及五百萬錢。

在劉氏黨和功臣黨都想要有所作為的時候,呂氏黨加緊了奪權的步伐。呂太後派遣使者同代王劉恒商議,想要將他改為趙王。這劉恒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劉恒目前是劉氏兄弟中的領導者。雖然個性溫和,但是卻也有自己的主張,他認為趙國與中央過近,很容易卷入戰爭中,於是婉言拒絕了趙王的職務。其實,這隻不過是呂太後對他的試探,劉恒拒絕之後她自然高興,於是就把兄長的兒子呂祿封為趙王,把她的兄長呂釋之追封為趙昭王。

隔月,燕王劉建去世,因為沒有嫡子,僅有妃子所生的庶子,太後就趁機派人將他們家全都謀殺了,然後廢了他的封國。

不久,就讓呂台的另一個兒子呂通作為燕王,呂通的弟弟繼承了他原來的東平候的職務。通過這段時間的謀劃,呂太後的呂氏諸侯王與張氏的諸侯王,在力量上已經逐漸把劉氏的諸侯王打壓下去。

呂氏一黨在漢王朝的地位正式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