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拿破侖巧借革命風 一代天驕鐵血柔情(1 / 3)

那麼我們再來研究成吉思汗和拿破侖到底哪一個厲害些是不是就顯得毫無意義?不,這裏麵有種耐人尋味的“提示”。

拿破侖之所以失敗,成吉思汗之所以成功,有主客觀兩方麵原因。主觀上,拿破侖令人遺憾之處在於他打了幾次敗仗。用某些軍事史家的話來說,他的拚實力做法使他喪失了主動權,喪失了大量軍隊。當然這是-個很重要的方麵。

有人說他是借了大革命的“東風”才燃起來的,東風一過,他的火也就要熄了。他的野心太大,樹敵太多,最後導致所有國家與他為敵,他再厲害能對付得了多少人?他試圖使用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但都放人識破。成吉思汗在這方麵比他運氣好,也更善於運用敵人之間的弱點,他有足夠的時間去等待機會,他打了50多年戰爭,拿破侖隻不過才20多年。如果拿破侖不那麼操之過急出擊,也許他的運氣會更好一些。

成吉思汗帶著一種強烈的野蠻色彩,他為了改寫曆史不在乎死人流血,他的戰爭機器一開動起來就把戰場變成屠場。而拿破侖畢竟沒有這種野蠻氣息,他是大革命中陶冶出來的人物。

在人類曆史上的眾多征服者中,能夠給後人留下永久回憶的人並不多,然而成吉思汗與拿破侖在其中算是十分特別的人物,他們都野心勃勃,卻又能給人留下英雄的懸念,他們製造了混亂與戰爭,人們卻把那個時代看成是曆史奇觀。後人對他們褒貶不一,但對其所創造成吉思汗作為一位空前的草原霸主,以政治家獨有的視野與魄力,在軍事征戰與鞏固王位的鬥爭中,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非凡才幹展現得淋漓盡致。他通過自己的審慎籌劃和果敢行動,再加上深沉的理性思考,在一係列的東征西討和選定王位繼承人的事件中,作出了深思熟慮和遠見卓識的決策,從而創造了一位草原霸主的輝煌命運,改寫了草原的曆史,改變了世界的曆史,讓蒙古這個民族在人類曆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在最不平凡的人的身上,流淌著最平凡的親情的血液。是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淳樸的情感和自然的歸宿。成吉思汗是偉大的,以至於人們在分析他為何能創建蒙古帝國時,總是隻想到他的英勇善戰,頑強不屈、足智多謀,卻忽視了成吉思汗作為一個天生的牧民,骨子裏具有團結友愛、知恩圖報等質樸品行。其實,在許多情況下,自然的品行比刻意的智慧更有持久性和功效性。正是因為有著一顆友愛的心,成吉思汗在與同樣能力非凡的對手的鬥爭中取得了勝利,成為一位永垂不朽的人物。

成吉思汗眾多後妃中受寵愛的,除大皇後孛兒帖外,隻有二皇後忽蘭、三皇後也遂、四皇後也速千四人。二皇後忽蘭年輕美貌,性情溫和,懂得關心照顧人,因此在成吉思汗後半生最受寵愛。成吉思汗西征時,隻帶忽蘭一人陪伴,讓她在征途中照顧。忽蘭生有一個兒子闊列堅,成吉思汗對闊列堅視如嫡子,非常疼愛,以至於舍不得讓他去戰場征戰。三皇後也遂美貌而有智慧,成吉思汗西征前夕,也遂向成吉思汗奏請早立繼位人,她說:“一旦您如柱石般的身軀突然傾倒,您的似雀群般的百姓交給準呢?這事該讓諸子、諸弟、百姓、後妃們知道。”成吉思汗采納了她的建議,選定窩闊台為繼位人。1226年成吉思汗率大軍出征西夏,隻攜帶也遂一人陪伴。途中成吉思汗墜下馬來,受傷很重,也遂就代替他召集諸壘子、諸將開會,商議軍國大事。也遂的幹練得到了成吉思汗的欣賞,她是成吉思汗的側妃中唯一一位能夠參與政事者。

成吉思汗疼愛自己的兒孫們。他的三子窩闊台在戰爭中受傷落馬,被博爾忽救了出來。成吉思汗對兒子的感情深厚,因此封博爾忽九次犯罪不罰。二子察合台的嫡長子莫圖根,深受成吉思汗的喜愛,常常跟隨在成吉思汗身邊。1221年秋,成吉思汗在攻打花剌子模的範延城時,莫圖根被敵箭射死。愛孫被射死,成吉思汗十分悲痛,竟然命令軍隊奮力攻城,在取得勝利時下令把該城完全毀掉,居民全部殺絕。

成吉思汗在征戰之餘,還常常與孩子們享受天倫之樂。1225年春,成吉思汗兩征歸來,回到了闊別的蒙古大草原。這時拖雷的兩個孩子忽必烈和旭烈兀已經長到10歲多了,弟兄兩個時常來找爺爺玩耍。有一次,忽必烈射殺了一隻山羊,旭烈兀射殺了一隻兔子。蒙古人的1日俗,小孩子第一次打到獵物的時候,要在大拇指上塗擦油脂,成吉思汗親臼替兄弟兩個塗擦大拇指、忽必烈輕輕地抓住成吉思汗的手,旭烈兀卻緊緊地抓住他的手,成吉思汗說:“這個壞蛋要將我的拇指掐斷了!”旁邊的隨從見祖孫三人怡然自樂,不禁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