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27年的1月,成吉思汗已經看得很清楚,山窮水盡的西夏君臣隻有兩條路可以選擇:或者戰敗而死,或者投降而亡,別無第三條路可走了。
在此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成吉思汗讓幼子拖雷帶領四萬人馬圍住中興府,自己與窩闊台、速不台等,率領六萬大軍,南下攻打金國。
成吉思汗這次攻打金國,很快兵抵臨洮城下。駐帳之後,親自帶領窩闊台、速不台等,登上賀蘭山的餘脈兒板山,察看地形。
原來,這臨洮城坐落在小板山下一塊平原之上,是金國西部邊陲上的一個重鎮,城內人口眾多,軍隊一萬人以上,守將名兀瑚嘎裏,為金國皇室後裔。
回到大營之後,成吉思汗向窩闊台問道:
“你先說說,攻打這座臨洮城,怎麼打法?”
窩闊台心知父汗要考察自己,隻得說道:
“臨洮地處平原地帶,若能將城中守軍引誘出城,就可充分發揮我們騎兵善於野戰的特長,一舉圍殲他們了。”
成吉思汗聽後,笑著又問道:
“敵兵不出城,你們有什麼誘兵之計呢?”
速不台搶著說道:
“我的誘兵之計,全是跟隨大汗在戰爭中學來的,還是采取‘圍三缺一’的戰術。”
成吉思汗聽後,笑著說道:
“你不妨說具體一些,讓大家聽聽呀!”
“好吧,”速不台清了清嗓子,又說,“具體地說,就是三麵圍城,故意留出一麵,引誘守軍出城,以便在運動中將其殲滅。”窩闊台插話問道:
“你留下哪一麵城不圍呢?”
速不台答道:
“這臨洮城的西邊是吐蕃,南麵是南宋,北麵是西夏,已被我們大軍占領了,隻有東麵是金國的內地,城裏的守軍要逃跑隻有向東,我們就故意留這一麵讓他們跑。”
窩闊台又問道:
“敵軍明知上當,還會從東麵逃嗎?”
成吉思汗接過話茬,對兒子開導說:
“這叫作明知上當,敵軍也想碰碰運氣呀!我想,速不台一定還有防止敵兵逃脫的妙計,不信的話,請他說吧!”
速不台被大汗如此一誇,那火紅的赤臉,竟紅得更加厲害,頭上又冒出了汗水,便說道:
“這也算不得是什麼妙計,在臨洮以東有座六盤山,為了防止城裏的守軍逃脫了,就在六盤山附近埋下一支人馬,迎頭堵住他們,與後麵的追軍一呼應,便可以完全殲滅他們。”
成吉思汗聽完,讚許地說:
“速不台不是中原的諸葛亮,卻勝似諸葛亮!”
第二天,攻打臨洮城的戰鬥開始了,由於西、南、北三麵城外的蒙古大軍猛烈攻打,城內的守將兀瑚嘎裏窮於應付,隻得拚命防守。
這時候,其他將領紛紛向他建議道:
“蒙古人兵馬眾多,城內守軍太少,又無援軍到來,再守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不如從東門撤退吧!”兀瑚嘎裏為難地說道:
“成吉思汗用‘攻三留一’戰術對付我們,等於在東麵放一口袋,讓我們去鑽,豈不是太冒險了!”
他的部下卻有人說:
“在城裏死守下去,更加危險,從東門衝出走,還有生的希望,冒險也值得。”
後來,兀瑚嘎裏決定夜裏出城,想借著夜色的掩護,幻想能僥幸逃出去。
當晚三更時候,兀瑚嘎裏果真帶領軍隊悄悄地從東門潛出,這一行動進入了成吉思汗的圈套,他立即命令窩闊台領一支人馬緊緊追趕。
當敵軍逃至六盤山西邊的一處出口時,忽然叫喊聲驟起,速不台埋伏的人馬從四麵八方包圍過來,兀瑚嘎裏的軍隊一個也沒有逃出去,全部被殲滅在那個山口下麵。
攻占臨洮之後,成吉思汗又領兵去打西寧州。根據探馬報告的消息,西寧城守將莽力爾思足智多謀,城內有兵馬兩萬餘人,特別是有一支被稱作“神射手”的弓弩隊伍,厲害無比。
那個哨探報告之後,又補了一句話:
“這個莽力爾思狂妄得很,他還說了一句對大汗很不恭敬的話哩!”成吉思汗問道:
“有話就直說嘛!花剌子模的千軍萬馬我都不怕,莽力爾思的一句話我就受不了嗎?”
那哨探便把那句話學了一遍:
“別看成吉思汗老奸巨滑,這次我要他死在我的亂箭之下!”成吉思汗聽後,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正要說話時,忽然覺得跌傷部位疼痛難忍,向後一仰,倒了下去,窩闊台等急忙上前扶住,對那個哨探大罵道:
“混賬東西!你明知是對大汗的不敬之詞,為何要當麵向大汗報告?豈不是故意要來激怒大汗?”
罵到此處,立刻對身邊護衛命令道:
“把他拉出去,砍頭!”
兩個護衛正要上前去拉那哨探時,隻見成吉思汗連連擺手製止,急切地說道:
“不要殺他!他沒有錯!”
放走那哨探之後,大汗對部下們命令道:
“立刻攻打西寧城,務必活捉莽力爾思!”
於是,窩闊台、速不台遂集合兵馬,正要出發之時,探馬又來報告道:
“西寧城四門大開,城上無兵把守,似乎是一座空城了!”窩闊台笑道:“大話既然說出口了,為什麼又棄城逃跑了?”眾人正在遲疑之時,成吉思汗說道:“未必是那麼簡單吧?走,我們去察看一下!”窩闊台知道父汗的脾氣,這時候想阻攔也不行了,隻得上前扶住他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