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又一個下班之前的時候,又一封匿名舉報信出現在市委領導的辦公桌上。
這封匿名信的舉報對象,是副市長張行。
三天,三封匿名舉報信,兩名正處一名副處共三位處級幹部受到了舉報。
史無前例,聞所未聞。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市長辦公室。
看著第三封匿名舉報信,市長譚俊笑了。
秘書王亮問道:“領導,你笑什麼?”
“你說我在笑什麼?”譚俊笑著反問。
王亮三十剛出頭,跟了譚俊三年多了,“領導,我看你笑得很高興。”
譚俊點著頭,“對,我這是高興的笑。”
“這是為什麼?”王亮不解地問道,“領導,這匿名舉報信接二連三,有點風起雲湧的樣子,你還笑得出來啊。”
“你不懂,不,是你不了解情況。”譚俊擺著手道,“這三封匿名舉報信,分別舉報的是市政府辦公室第一副主任羅正信、東海區區委書記高永卿、副市長張行,三天連著三封匿名舉報信,當然有內在的聯係,沒有第一封匿名舉報信,就不會有第二封匿名舉報信,因為策劃第二封匿名舉報信的人,很明確的知道第一封匿名舉報信是誰策劃的,所以有第一封匿名舉報信,就會有第二封匿名舉報信,第二封匿名舉報信的出現是為了壓製第二封匿名舉報信。”
“那麼,怎麼又出現了第三封匿名舉報信呢?”王亮又問道。
譚俊笑著說道:“我敢斷定,第三封匿名舉報信和第二封匿名舉報信是同一個人策劃的,其目的是徹底壓住第一封匿名舉報信和第二封匿名舉報信帶來的風波和影響,而且其目的很快就會達到。”
王亮有些不信,“不會吧?領導,你憑什麼這麼肯定啊。”
“因為第三封匿名舉報信和第二封匿名舉報信是向天亮策劃的。”
“向天亮?”
“對。”
“領導,你肯定?”
“肯定,這種事隻有他幹得出來,也隻有他有能力幹得出來。”
噢了一聲,王亮點著頭道:“領導,你剛才說,第三封匿名舉報信和第二封匿名舉報信的目的很快就會達到?”
譚俊道:“不錯,因為第三封匿名舉報信舉報的是副市長張行,張行和市紀委書記方道陽是一條船上的,方道陽之所以能來濱海工作,全仗張行背後的那位,方道陽在濱海有個額外的任務,就是保護張行的安全,所以,如果第三封匿名舉報信所舉報的張行真被拽出來,那方道陽就沒法向張行背後的那位交代,就得吃不了兜著走,因此方道陽隻有一個選擇,盡快結束第一封匿名舉報信和第二封匿名舉報信的調查,才能不讓第三封匿名舉報信進入調查程序。”
“這個向天亮,還真是幹得出來啊。”
“他這叫置之死地而後生。”譚俊點著頭道,“最毒的辦法,往往又是最好的辦法,向天亮這招管用,因為大家有一個共識,濱海不能亂,誰把濱海搞亂,誰就不會有好下場,所以,方道陽也不敢,向天亮這是在給他下猛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