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9章 鐵證如山(1 / 3)

審訊室裏,是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向天亮的身上。

向天亮又點上了一支香煙。

原來如此,知道對方要整自己,借著舉報薑建文來整自己,借著專案組來整自己,但沒有想到對方的手段這麼直接。

薑建文的交代,顯然不是誘供,更不會是逼供,向天亮故意說是誘供逼供,其實是他不想說真話。

是有人授意薑建文那麼說的,目的就是把矛頭對準向天亮和邵三河。

這個授意薑建文那麼說的人,應該也是炮製匿名舉報信的那個人。

詢問變成了審訊。

審訊在繼續。

向天亮:“廖副書記,你說你們的結論是什麼?”

廖仲文:“薑建文家發生盜竊案的那天晚上,你和邵三河有可能出現在薑建文的家裏?”

向天亮:“你這句話有毛病。”

廖仲文:“什麼毛病?”

向天亮:“有可能,這三個字就是毛病。”

廖仲文:“這是判斷,不是毛病。”

向天亮:“你知道‘有可能’三個字的另一種說法嗎?”

廖仲文:“什麼說法?”

向天亮:“莫須有。”

廖仲文:“你以為你自己是嶽飛嗎?”

向天亮:“不敢,你廖副書記即使有秦檜的心腸,也不一定有秦檜的能力和權力。”

廖仲文:“說得好,那我們就來討論討論,這個可能到底有沒有可能。”

向天亮:“行啊,閑著也是閑著,看在你們夥食優待的份上,我就陪你玩玩吧。”

廖仲文:“你也是行家,應該知道確定嫌疑人的三個要素吧。”

向天亮:“不一定。”

廖仲文:“什麼不一定?”

向天亮:“你們確定我是嫌疑人的時候,不是沒憑三要素嗎?”

廖仲文:“這正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向天亮:“你們主張的是有罪推定法,先確定一個人有罪,然後才根據三要素去尋找證據。”

廖仲文:“別轉移目標,我們是在說你。”

向天亮:“你提出來的。當然是你說。”

廖仲文:“三個要素,動機、時間和條件。”

向天亮:“這是常識,公安局看門的老頭都知道。”

廖仲文:“你有動機。”

向天亮:“我的動機是什麼?”

廖仲文:“第一,你想打擊薑建文,因為他是你在人事鬥爭中的對手。”

向天亮:“有點牽強。”

廖仲文:“打擊對手的最好辦法,是掌握對方的秘密,特別是見不得人的秘密,所以你潛入了他的家。”

向天亮:“有道理,我同意你的推斷。”

廖仲文:“第二,你想拉攏盧海斌,以便在人事鬥爭中贏得他的支持。當知道他的書稿被薑建文扣著時,你就潛入了薑建文家裏。”

向天亮:“這個理由也不錯,能成立。”

廖仲文:“你在那天晚之前,到底知不知道書稿的故事?”

向天亮:“不知道。”

廖仲文:“道聽途說也沒有?”

向天亮:“我這個人不喜歡打聽小道消息。”

廖仲文:“第三,你需要錢。”

向天亮:“我需要錢?”

廖仲文:“你敢說你不缺錢嗎?”

向天亮:“這年頭誰都缺錢,你廖副書記家不缺錢嗎?”

廖仲文:“你敢說你不喜歡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