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洋和薑學明、劉威三人,都在看著向天亮。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向天亮和老狼兩次交火,可謂“相當了解”,他的經驗對圍殲老狼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關於老狼的用槍,要和洪海軍區別開來討論,先說洪海軍,他的出槍速度在一點二到一點三秒之間,不僅僅是一個判斷,而是有據之論,因為當時他在‘濱海酒家’和周局比槍時,我就在隔壁,通過一道木板縫,我一直觀察著他,在他準備掏槍的瞬間,我也做好了準備,當他掏槍的一刹那,我也在掏槍,當然,我這是在測試他的速度,這種測試法我在大學裏接受特種訓練時就經常使用,應該是值得信賴的,所以,洪海軍的出槍速度為一點二至一點三秒之間,是具有實戰參考價值的。”
“而當時周局的撥槍速度,至少在一點八秒以上,這其中,有個很大的原因,是洪海軍的槍機是開著的,可以撥槍就射,而周局是在撥槍過程中,同時用大拇指打開槍機,動作已經相當熟練,所謂一心不能二用,既撥槍又開機,無形中也會延緩撥槍的速度,如果周局的槍本來就開著保險,那麼,速度至少可以達到一點五到一點六秒,與洪海軍的速度僅相差零點三秒左右。”
“零點三秒的差距,在高手的對決中是個什麼概念呢?相差兩槍,也就是說,雙方同時出槍,假設不是以斃命為目的,那麼,等於是洪海軍開了三槍,周局僅僅隻開出了一槍,如果雙方是抵近出槍,洪海軍擊中周局的致命處,那麼,周局將不會有開槍的機會。”
“三年前的襲警案發生時,洪海軍朝周局開了三槍,周局朝洪海軍開了兩槍,其中周局的第一槍是臭彈,但沒有卡殼,三槍對兩槍,假定雙方同時開槍的話,算到時間上的差距,大概是零點一五秒到零點二秒。”
“這裏有個問題,洪海軍和周局之間的出槍速度差距,似乎由零點一五秒到零點二秒擴大到零點三秒,由此可以斷定,三年來洪海軍沒有閑著,一直在暗中練習提高出槍的速度,我相信周局三年來不會退步甚至會有所進步,但隻能說,洪海軍的進步更大。”
“那麼,洪海軍的缺陷是什麼呢?就是他隻能單手出槍,我觀察過洪海軍,他的雙肩高低不平,右肩比左肩略高,當他雙手同時放在桌子上的時候,雙手的著力是左重右輕,說明他是善於使用右手,再從收繳他的六四式手槍的槍把上可以看到,他是右手使槍,由此可以斷定,他的致命缺陷,就是左手不會用槍。”
“所以,出槍速度低於洪海軍的人,想要一對一戰勝洪海軍,有三個辦法可供選擇,第一當然苦練,比洪海軍更快,第二,是外部幹擾,比方說地形上的優勢等等,第三,是出其不意,用雙槍戰勝單槍,比方說你明明隻能單手用槍,卻突然撥出雙槍,就足以在心理上壓製他。”
“說到出槍速度的快慢,你們大家知道的,比洪海軍快的就有好幾個,除了我,肖劍南局長就是,他的最快速度就在一點一秒左右,還有餘中豪局長,也在一點一秒左右,此外,邵三河局長的出槍速度,本來也應該快於洪海軍,但邵局受兩個因素影響,導致他的速度大為減慢,一是他殺氣少了,以前是軍人轉到地方,作為曾在南疆前線血戰過的人,他的殺氣就是戰鬥力,而現在年紀增大,又高升縣委常委和公安局長,殺氣自然而然的消褪不少,第二個原因是他的右臂曾兩次受傷,第一次是在部隊裏,影響不大,而第二次就在清河市,就是和一起行動的那一次,後一次的受傷,可謂傷筋動骨,大大的降低了邵局的出槍速度,以我的估計,邵局現在的出槍速度,應在一點四秒到一點五秒之間。”
“現在再來說說老狼,我和他兩次交手,第一次是在醫院他綁架賈惠蘭醫生時,第二次是在臨時指揮部裏,其中第二次交手唯一有意義的,是證明他確實能同時雙手用槍,當時他雙手各端一支微型衝鋒槍,射擊的頻率和速度相當均勻,說明他雙槍將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
“而真正有參考意義的是第一次交手,因為我當時在他背後,看得一清二楚,我是先拿槍在手,但我也大喝一聲,相當於是提醒了他,所以,應該算是同時出槍,因為他手上有人質,又背對著我,所以,雙方的槍法可以暫且不論,但是,就他的出槍速度來說,他並不很快,可以說慢於洪海軍。”
“不過,要防備老狼的地方有兩點,一就是他使雙槍,而且雙手均勻,二,是他的製勝法寶,就是他的槍是別在胳膊上的,他的衣袖上有事先設置好的槍洞,因此,與老狼交手,要不講規則,不要想象槍手比快那樣同時撥槍,因為他本身就不講規則,比方說你們是警察,抓捕罪犯時的第一個反應,肯定是喊話,而當你喊話之時,他往往就已開始撥槍,不管怎麼說,伸手從胳膊上掏槍,總比伸手從腰間掏槍要快,而戰勝老狼的訣巧,就是碰上老狼時,要主動拿槍在手,而且槍機要提前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