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隊伍之前的高休一勒韁繩,停住馬腳,喝令大軍停下。
“先過三千人,在對麵接應,然後再將燕人渡過去。”高休高聲喝令道。
隨著一陣響應聲,一隊隊高夷騎兵紛紛奔赴河麵上的木船,一陣混亂不堪。
轟隆隆!
一陣馬蹄聲隆隆而來,遠遠一彪人馬飛馳而來。
等到高夷人反應過來時,那隻人馬已飛奔而近,距離大軍不過百步。
“是燕軍,殺了他們!”
高休一眼發現了來軍之中那杆“燕”字大旗,不禁氣不打一處來,這隻兵馬不過一千餘人,竟敢在原野之中衝擊他的一萬餘兵馬,簡直就是找死。
吼!
無數的高夷人勃然大怒,紛紛提起武器縱馬朝那群燕人衝殺過去。
咻咻咻!
密密麻麻的箭雨連綿不絕的傾瀉向高夷人,轉眼之間便有上百人被射倒。
隻見這群燕人排開三行,人人手中一把秦軍手弩,秦弩的射程遠遠高於高夷人手中那低劣的青銅弓箭,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群燕人居然能在馬背上施射。
然而高夷人已經顧不得那麼多,臨陣不過三發,隻要挨近這群燕人,便可將他們團團圍住再全殲。
果然,燕人連射兩枝箭就停住了,高夷人損失了上百人之後,便已挨近了燕人三十步之外。
然而此時,燕人卻收起弩箭,調轉馬頭就跑,馬速明顯快於他們。
這隻燕軍正是騎信所率領的飛狼騎,飛狼騎因為配有高橋馬鞍和馬鐙,在馬背上的平衡性遠遠高於高夷人,自然可以縱馬飛奔,不用擔心馬速過快跌落於馬下。
“追!”一名高夷部落首領大吼,率眾狂追而去。
眼見越追越遠,高夷人的隊形逐漸散亂,追成了一條長龍。
“換馬,回頭!”飛狼騎統率騎信大聲喝道。
一人雙馬的飛狼騎立即勒住馬腳,換乘另外一匹馬,緩緩調轉了馬頭。
眼見高夷人蜂擁而來,騎信眼中露出濃濃的殺機,厲聲喝道:“殺!”
嗬!
一千飛狼騎齊聲響應,雙手執長長的大戟,迎著高夷人的追兵,惡狠狠的衝殺而去。
對麵的高夷人大亂,有的急忙勒住馬腳下馬,挺起武器迎戰,有的還在馬背上奔馳而來。
飛狼騎如同一隻猛獸一般,惡狠狠的殺入長條形的高夷大軍。
啊!
一名高夷騎兵尚在馬背之上,眼見一名燕軍殺來,急忙一手扶住馬背,一手提刀來迎戰。
砰!
燕軍雙手持著沉重的大戟狠狠的砍在青銅刀上,砍出一溜火花,那名高夷人被巨力一撞身形不穩,慘叫一聲跌落於馬下,緊接著被後麵趕來的一名燕軍踏於蹄下,腦漿迸射。
砰!
一名剛剛下馬的高夷人剛要舉起武器迎戰,便被一名飛狼騎的馬頭撞得飛了起來,跌落在地,那名飛狼騎的馬勢未歇,繼續向前衝,手中長戟的鋒刃順勢透穿了另一名高夷人的頭顱。
這是一場壓倒性優勢的屠殺,馬背上的高夷人如果不扶住馬背就根本坐立不穩,搏殺動作都無法完成,下馬之後變成步兵,又無法抵擋騎兵巨大的衝勢。
很快,原本惡狠狠追襲而來的高夷兵被殺得一片大亂,血流成河,長條形的追擊隊伍使他們無法利用巨大的兵力優勢進行圍攻,隻好回馬就跑。
數千人的隊伍居然被一千燕軍追著後麵瘋狂的砍殺。
眼看就要追近高夷大軍,騎信勒住馬腳喝道:“上箭,換馬!”
飛狼騎每人帶了兩壺短箭,每壺二十枝,共四十枝,足以支撐十趟襲擾。
換馬之後的飛狼騎,繼續朝高夷人狂奔而去,邊跑邊朝高夷人施射,等到高夷人來追則又折身而跑,等到高夷人隊形追散了,再用優勢兵力追擊。
一連三場襲擾戰下來,高夷人損傷了數百兵馬,而燕軍卻毫無傷亡。
高休勃然大怒,喝令一名部落首領,率兩千人的兵馬,保持隊形,勻速追擊這群可惡的燕軍。然而形勢並未改觀,高夷人雖眾馬速和弓箭的射程卻遠不及燕騎,隻能看著燕人甩開他們三四條街的距離遙遙在前。追擊的高夷軍一旦放慢速度,燕軍便利用馬速繞了過去,攻襲另外一個方向的高夷騎兵。
高休氣得無可奈何,隻好又派出一隻兩千人的兵馬,繼續保持隊形追擊,奈何燕軍又繞到左邊襲擾。
最後,整整三隻軍隊、六千兵馬被飛狼騎牽著鼻子在四處兜圈子,騎速過快則容易散亂反被其衝殺,要保持隊形則速度過慢,根本無法追上燕軍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