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個人危機公關修煉 (3)(2 / 3)

劉德華作為一個明星品牌的長青樹,以及個人聲譽管理的高手,劉德華顯然有著高明的公益營銷策略。事實上,劉德華自曝乙肝事件並非負麵事件,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是善莫大焉。這也是劉德華個人品牌管理中最特別的地方,即把公益營銷上升到戰略地位,這從他代言乙肝、殘奧愛心大使、愛滋病防治等可以看出,值得不少人借鑒。比較有意思的是,劉德華的公益營銷也有諸多新鮮啟示:

1、公益營銷要善於營銷。劉德華就擅長製造公關事件,很善於“自曝”,比如前段時間的乙肝帶原、黑社會等,讓事件為輿論傳播加大馬力,這也是為了公益服務。但是,製造事件要掌握度,一不小心容易玩火,經過多年磨練,劉德華顯然有這個自信。

2、把公益營銷上升到戰略地位。香港的明星製造中,公益營銷是一個重要的武器,但是,真正把公益營銷上升到戰略位置,卻並不多,劉德華的口碑不墜,也來自這方麵的努力,比如,同為四大天王的郭富城、黎明等,在這方麵的投入就不夠,而努力走時尚路線。

3、什麼是真正的口碑。要成為一個長青的品牌,口碑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口碑是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有時候要借助於公益營銷。

4、要想成為常青的個人品牌,要堅守“快就是慢”的理念,劉德華也是一個“快就是慢”的例子。很多人在建立品牌上采取的都是“快就是快”的策略,真正有效的仍是“快就是慢”,就是要回到那些個人品牌的原點——與眾不同、營銷力、口碑等。

案例:劉德華的危機管理秘籍

舊規則:先危機後公關

新規則:未雨綢繆

劉德華一直是明星中的一個個特例。如果從商業角度上給劉德華做個定位,他應該是一個最幹淨的明星,他的個人危機事件發生的很少,偶有發生也處理的很好。比如,如何轉“危”為“機”?從“乙肝病毒攜帶者”到“乙肝防治宣傳大使”,這就是劉德華給我們的回答。

我一直想了解下,在危機公關上,劉德華有什麼個人秘籍?

2006年11月,這個機會終於被等到,劉德華頻繁出席新片《墨攻》的發布會,這次跟劉德華合作的是國內的明星範冰冰,很不幸,範冰冰卻是一個很能製造危機的明星。此前,範冰冰製造的一個事件就是“踢人事件”。記者們想從範冰冰那裏套些話,沒得到結果,便把這個話題問向了劉德華,感謝這名娛樂記者。這次提問讓我們得以了解劉德華的危機公關理念。

記者問:“你知道你的搭檔範冰冰前不久發生的‘踹記者’事件嗎?”

劉德華說:不知道她踢記者是為了什麼,也許那個記者對她做了什麼事情,但是作為公眾人物,如果你被抓住了可以作新聞的事情,那麼就是你錯了,或者是你做過了。

劉德華的意思說的很直白,做進一步解釋的話,實際上是危機管理的一個最高境界——未雨綢繆。公關專家張中鋒也認為,很多人重視危機公關,也就是事後的處理,卻忽視真正的危機管理,而危機管理的核心就是未雨綢繆,就是要防範危機。

因此,我們也可以這稱為危機管理的“劉德華法則”——就是找到源頭,不讓危機發生。

劉德華這次主演的《墨攻》,也很有意思,它強調的是“兼愛非攻”,跟劉德華的個人理念有點接近。

2006年炒得很熱鬧的黃健翔事件,也是一個個人危機事件。用“劉德華法則”來看黃健翔,我們會有另外的啟發,不管環境有多麼的特別,媒體由多麼的惡搞,網絡有多麼的暢所欲言,首先要先想一想:自己在哪做錯了,或者是做過了。如果沒有抓住源頭,一切所謂的技巧、傳統智慧隻會帶來更多的危機。

也建議那些擁有個人品牌的人多觀察下劉德華。公關是如此簡單,而那些實戰總結出來的危機管理理念也是如此的樸素。

博客的新威脅

舊規則:威脅來自傳媒

新規則:威脅來自博客

2005年6月開始,美國一個叫Jeff Jarvis的開始寫抱怨戴爾公司的文章,原因是,戴爾客服部拒絕更換或修複他壞損的筆記本電腦。

和過去一樣,大公司對小客戶的抱怨總是慢半拍。於是,Jeff Jarvis一整個夏天都在連篇累牘地說Dell Hell(戴爾見鬼去!)。但戴爾公司仍未做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