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6章 掌握“解劍息仇”的妙方(1 / 1)

經過一陣唇舌劍,勝負已成定局。做好辯論的善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生活中,觀點的對立極易產生人際間的隔閡。因此,學習辯論語言既要學會辯論技巧,更要懂得如何“解劍息仇”,這是在辯論這種特殊交際場合下,社交者做到言談有“禮”的最高境界。下麵就是使你達到這最高境界的三個途徑:

1.如果你失敗了,而且敗得其所,必須要有敢向真理低頭的胸懷。

向真理低頭並不等於向論辯者本人低頭。在真理麵前人人平等。你所服從的是對方所道出的真理,隻能說你同他一樣,對下理有了同等水平的認識。在人格你們永遠是平等的。所以,當你敗下陣來的時候,應該以坦誠的態度來表達自己在這場爭辯中所受的教益,以此道出你人格的偉大,在心理上足以彌補因辯論失敗所造成的遺憾。

2.如果你在辯論中已經眼見對方啞口無言,敗勢已定,便應拿出不殺降者的氣魄來,一是主動打住話題,結束對立場麵;二是巧妙地對為對方搭個台階,讓他在不失麵子的前提下得以“平安下台”,勝負自是彼此心照不宣,何不抓住重歸於和平的機會呢?

3.如果你因辯論的需要而已經把對方打得一敗塗地,切不可為了一點點虛榮把旗幟掛在臉上。人在得意時,克製更是一種美德。爭論結束後,給對方端一杯茶,笑言一句:“瞧我們像孩子一樣,這麼認真!”或輕鬆自如地轉一個話題。請記住:爭論是一回事,人際交情又是一回事。人性都有很軟弱的一麵,易被擊垮也易被扶起,你隻要說一兩句得體的話語,便可恢複一個剛剛失去的心理平衡,讓他重返愉快平靜,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4.建立高水準的自尊。

人們常說:“閻王好惹,小鬼難纏。”真應了這句話,在人際交往中,往往是越有身份地位的人越好相處,而有些不上不下的人反倒總是惡意刁難他人。那些喜歡吹牛、大言不慚和長於炫耀的人,那些傲慢的人,那些恃強淩弱者,他們試圖通過壓製別人來表現自己的重要性,使對方感到自卑。正是這些人才好作無謂的爭論,表現出思想上的瑣碎和行動的無能。我們想避免爭論就要建立高水準的自尊,使人生的位置定在高格調上。這樣我們才會充滿信心地去做更有價值的事,去追求一種真正的出類拔萃;才不會與他人斤斤計較;才能胸懷寬廣,謙讓待人,也就不容易與人發生無謂的爭執。

5.對人做到“低壓力”。

我們想要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不發生爭論,就要放棄威脅和強迫,采用平靜陳述的方法,讓對方覺得你並不是在將他逼進絕地。使用威嚇和逼迫的方法隻能令別人關閉頭腦拒絕你的思想,導致“逆反心理”。當被脅迫者感覺你在一步步地使他陷入絕地時,激烈的爭論當然不可避免。

6.適當誇獎,欲擒故縱。

我們注意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人有時會這樣:當別人當麵指出他身上的錯誤和不足時,他總是不願意接受;但當你誇獎他時,他反而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會主動承認。根據這一現象我們在指出別人的錯誤時,切不要針鋒相對,而應巧妙地避其敏感處,適時誇獎其相關的長處,讓他“心甘情願”地講出自己的缺點。

7.主動坦率地自我批評。

指出別人的錯誤時,要間接婉轉,當發現自己有錯誤時該如何呢?那就是坦率地承認,這是避免爭論的最有效的方法。你犯了錯,知道別人肯定要批評你,你何不搶先把他要責備你的話自己說出來呢,十有八九他會以寬大、諒解的態度來對待你,而忽視你的錯誤。而對你的錯誤表現慈悲也會增強他的自尊心,雙方少了自尊的衝突,爭論的必要性也就消除了。

8.保持語調溫和。

9.在雙方交談中,答話人的聲調總是隨著問話者的聲音的高低而起伏。當輕聲提問時,得到的是輕聲回答;當高聲提問時,回答也一樣高聲。而聲音的高低是人情緒的一種體現,看來我們是完全可以控製他人情緒的。

10.時刻提醒自己盡量保持平和心態,就可以把別人的情緒控製在你想要的程度內。許多時候我們是因為大聲說話而越說越氣。所以,當你發現雙方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時,就應謹慎地降低自己的聲音,維係溫和的狀態,這樣自然而然對方也會降低聲音,保持聲音的柔和。隻要聲音穩定在一定限度之內,人就不會變得憤怒和易動感情。如果對方不是怒已從心起,我們就可以把憤怒消除在萌芽狀態。保持友善溫和,這既是你良好教養的表現,也使爭論很難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