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與牡丹: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消費崛起1(1 / 1)

序一

解開消費社會來臨時困惑的金鑰匙

消費看起來是消費者的主觀選擇,但實際上受製於收入與製度。消費的需求是有彈性的,會隨著財富的增長與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收入的總量與支出的總量總是在謀求一種動態均衡,寅吃卯糧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總是很難持久。在收入預期遞增的情況下,預期為正,就是正能量,經濟會充滿活力;而當收入預期遞減的情況下,預期為負,就是負能量,會引發經濟蕭條,乃至經濟危機。

消費者的行為受製於收入的分配,當社會將收入過度轉化為投資,個人消費受到壓抑,消費品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會受到製約;而當個人將收入過度轉化為積蓄,消費壓抑的成因可能來自於社會的製度抑製,這種製度安排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而如果社會要想釋放消費的潛能,也一定需要製度供給進行預先的調整,並且促使投資與產業進行適應性的調整,通過產品供給促進消費需求的釋放與滿足。

消費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消費總量、消費結構、消費質量都在相應發生深刻的變化,有效需求與有效供給都是經濟優化升級過程中需要重視與引導的兩大問題。梅花與牡丹都是消費社會來臨時社會需要弘揚的文化,人們也需要在製度層麵做好疏導和引領,在社會創新機製上,加速驅動技術、文化、市場的融合與創新,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發展模式轉型。

姚餘棟、李宏瑾博士從文化入手,從消費結構到經濟結構探尋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路徑,找到了解開消費社會來臨時困惑的金鑰匙:供給創新與供給革命,這是中國新供給經濟學研究書係第一本從理論到實證對中國經濟進行深刻分析、研究的專著,期待今後繁花似錦、碩果累累!

中山大學股權投資研究中心主任 李萬壽

201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