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竹中平藏在日本是一位頗受爭議者。一方麵,他被譽為“最了解日本經
濟的人”。作為科班出身的經濟學家,他曾先後在日本開發銀行研究所、哈
佛大學、慶應義塾大學和大阪大學等頂尖學術研究機構擔任教授和研究員。
另一方麵,他是政治家,在頻繁的日本政權更迭中長期屹立於政壇核心。從
小淵政權的“經濟戰略會議”開始,至森喜朗時代進入“IT戰略會議”繼
續為高層決策者出謀劃策,後又應邀出任小泉內閣的經濟財政大臣和金融大
臣。他親自領導解決了日本銀行的不良貸款問題,並按照小泉首相的決定對
日本郵政係統推行私有化改革。他對日本經濟改革的貢獻世間有目共睹,但
作為站在改革風口浪尖者也受到了諸多非議。例如,他主導的“郵政民營化
改革”(本書重要案例之一),雖對日本社會影響深遠,但同時因為涉及利
害相當複雜,獲得的評價至今仍是褒貶不一。
正因如此,初從藍獅子財經出版中心的編輯錢曉曦女士處收到《戰鬥經
濟學》一書的翻譯委托時,有過一些猶豫。然而經過討論後,團隊認為,這
樣一位馳騁東西方、縱橫政治經濟學術領域、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日本精英之
讀懂改革邏輯:
竹中平藏的實踐經濟學
學說,具備其獨特的研究價值。況且,此書結合了經濟理論與政治實踐,生
動披露了作者主導的日本近年來最大規模改革與大型經濟政策的內幕。日本
因推行經濟改革而集中顯現的各種矛盾問題與解決方式,正是不可多得的研
究案例。
書中對於經濟學、政策製定、行政執行都有涉及,對於日本民主製政體
之下的決策過程與政治文化亦有很生動的描述,甚至還有企業管理可以借鑒
的會議議事與決策鬥爭之經驗。起篇是涵蓋宏觀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介紹,
其後幾章是將這些理論運用於實踐的案例分析,之後綜述了日本政策決策的
具體步驟,最後是作者親身經曆政壇而提煉出的感悟心得。其價值有三:
一、可了解基礎經濟學原理;二、可借鑒結合政治經濟學與政策執行的經
驗;三、可作為研究日本“議會內閣製”行政決策過程和文化氛圍的資料。
在日本這樣一個政治係統相較封閉守舊的國家,意圖推行大型改革且
成功落實,可謂克服了巨大的困難,其中的經驗總結亦引人關注。例如,如
何主導解決嚴重困擾日本經濟的“不良債權問題”,使日本經濟走出長期以
來的困境、進入複蘇和全麵轉型時期;如何運用策略成功使遭到強烈反對的
“郵政民營化改革”獲得國會通過;以及如何借助“經濟財政谘問會議”這
樣特殊的行政機製使領導力實現空前的集中,等等。我們認為,這樣生動並
揭露深層次內幕的案例資料是珍貴並有借鑒意義的。
更難得的是,不同於一般隻關注一隅的日本著作,本書分析視野廣
闊,在日本與西方學說實踐案例間擷取自如,旁征博引。加上或許因為大學
教學經驗豐富的影響,行文上對複雜的決策程序與紛繁的宏觀經濟理論分析
都能娓娓道來,深入淺出。
當然,出於作者立場,本書也有其局限。相關改革內容的是非,則更待
讀者評定。我們希望盡己所能,以中日高等教育所獲嚴謹治學態度為心,以
盡力還原著作為旨,為國人擷選良枝。因此,謹奉“拿來主義”之要求,將
其譯來以供國人取用。
為保持原作原味,對於一些日本專有名詞,我們采取了沿用另注的
方式。
共同譯文團隊
本書譯者:範 薇 鍾誌之 林卓穎 王寶寧
2013年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