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南宋以來,以道法為主體的舊道教日趨衰落,而以練養、內丹的新道派相繼產生。
荊州沙道觀曾有一無相真人,終其一生,內外兼修,融入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煉丹養氣,推算天時和禦使飛劍,本以長生於世,叵耐“道可道、非常道”,無相真人畢生研究長生之術,道逆而無法修成,大限之前著出《長生經》。為防誤傳後世,無相真人以蝌蚪文撰,並畫有人體穴位靜脈圖,封存於沙道觀。
然,孰能料。此事眾說紛紜,傳至江湖武林,很快蔓延兩湖地區。兩湖地區門派林立,隆洋幫、絕影幫、海溟幫、鬼靈門、靜靈庭、清雲門、追遠鏢局、踏浪鏢局等江湖勢力相互爭奪,廝殺不斷。
忽一日,《長生經》在沙道觀不翼而飛,不知何人所盜,世人皆以為奇異,多有無相真人升仙入凡之說,此事遂平息一陣。
且說荊州有一大戶,莊主名叫慕容城,此人師從路錦華,一手流螢掌威震荊州。此人未從師之前頗好收集世上將及失傳的古籍,也曾在神偷莫摘星先生手下學得一招“妙手空空”。自從《長生經》失蹤十年後,慕容城在兩湖名氣越來越響,故江湖中人皆以此懷疑是慕容城所為,遂都緊緊盯著此人。自此,慕容城禍事不斷……
這個故事便從這裏開始……
夜,總是那麼的靜寂和神秘,往往像夢一樣的孤寒,卻給每一個人都送去了一連串甜美的夢。柔和的月色,拂照著黃州龍王山,那不經意間吹起的夜風,把山林搖撼出一陣悸人的呼嘯。
在龍王山的聳嶺之上,月色又拂照著一個幾分佝僂又幾分寂寞的身影,這是一個年紀五十多歲的老頭。他穿著一件單薄的灰色長衣,寬大的袖子自然垂下,幾乎要拖到地上。當月光從他的臉上掠過時,才看清了他的麵貌,他竟然是如此的恐怖!他的臉上浮起了水紋般的皺紋,臉上幾乎沒有一塊好肉,是火燒的?是毒藥感染?無人知道!他的左眼已瞎,右眼卻十分清澈。
他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沒有一些氣息!可是誰又知道,他就是當年獨行天下、縱橫江湖、令綠林喪膽的一代奇人“瞎魂”伍長風。江湖中有耳朵的人無一沒有聽過他自創的《長風劍法》的,傳說沒有一個英雄能擋得住他輕輕一劍,他劍法之快如同閃電,常能以一招“急雪舞長風”製敵,破喉但見血飛揚,更兼輕功了得,掌法亦不差。所以,江湖中,但凡聽見“瞎魂”這兩個字的人,必然心寒肉麻,躲起遠避。
在這個淒清的秋夜裏,伍長風癡立在山巔,似乎是在回憶著什麼,也許是在等待著什麼,沒有人知道。此時,他開始喃喃自語了:“江湖中的恩恩怨怨,血腥的鬥殺將我挾裹了一生。我這一生,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也沒有愛情,隻有這一套《長風劍法》,可惜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隨我的死去而銷聲匿跡了。我若傳給別人,江湖中人爾虞我詐,人心不古,一旦誤傳,必將會引起生靈遭禍。可惜啊,世上已不存《長生經》,唉,罷了……”他不禁長歎一聲……
夜風漸漸地加強了寒意,而孤獨的伍長風仍然立在懸崖之巔,像是一個幽靈、一個鬼魅一樣。
而此時,山穀中卻漸漸傳來“嘚嘚嘚、嘚嘚嘚……”的馬蹄聲。伍長風雖然瞎了一隻眼,但是他的右眼十分敏銳。當他朝山穀下麵看時,隻見一個負傷的中年男子懷抱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伍長風見狀,迅速下山,他的輕功如行雲流水般輕盈,不消一刻鍾就已經趕到了山穀,他正要上前攔住那中年漢子的時候,卻發現後麵又追來一行人。久經江湖的伍長風此時不可能不知道,後麵那行人是來追殺這個中年男子的。他隻好重新藏在暗處,輕輕地跟著這隊人。
此時的中年男子,腰間負了劍傷,因為在馬上不斷地顛簸,不斷流出鮮血。他不敢停下來,因為一停下來,後麵的人就會趕上來。他覺得自己死了倒不打緊,可是懷中的幼女呢,還不滿十歲啊。他隻好要緊牙縫,繼續奔馳。可是龍王山山下道路崎嶇,胯下這匹馬馱著兩個人行了狂奔了這麼遠的路早已經筋疲力盡。
此時,他已經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把小姑娘在馬背上放穩,從懷中掏出一隻銀鐲,“婉兒,你拿著這個銀鐲,一直向前跑,前麵就是黃州城了,你一定要活下來,有朝一日你找到你娘的時候,一定要將這個銀鐲交給她,告訴你娘,你爹沒有忘記她。”說完就跳下馬,順手猛地拍了下馬臀,那馬好像又重新恢複了體力,盡力地向前奔去。馬背上隻傳來小姑娘婉兒的哭聲:“爹!爹!爹!婉兒不要和你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