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全麵地科學地分析國情(2 / 3)

二、辯證地把握國情

鄧小平總是一分為二地把握國情,既看到國情中對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有利方麵,也看到其不利之處。看到有利方麵,有利於增強信心,凝聚力量,奮發圖強;看到不利方麵,有利於保持清醒頭腦,保持腳踏實地、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這種一分為二的科學精神既是對事物本來麵目的正確把握,也是實踐中正確決策和行動的必然要求。

鄧小平認為,中國人口眾多,說明勞動力資源豐富,但也給社會經濟帶來負擔和困難。人多有好的一麵,人是生產者,人多勞動力就多,如果造就出高水平的勞動者隊伍,就是一支巨大的建設力量;勞動力多,工資水平低,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競爭能力,有利於吸引外商投資;人又是消費者,人多意味著消費潛力巨大,市場廣闊,能夠創造出巨大的經濟規模。但是,就我國情況而言,生產力還不夠發達,人口眾多也給經濟和社會帶來巨大的壓力,妨礙社會的發展和全體人民生活水平的較快提高,同時也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難以承受。

我國在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等方麵比較落後,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種狀況在相當長時期內將始終存在,是不能忽視的現實問題。形成這種狀況,一方麵是由於曆史基礎差,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我們長期存在的“左”傾錯誤思想的幹擾。但是,我們也不是一切都落後,在有些方麵,例如核技術等,我們也在世界先進之列。同時也要看到,我們的社會主義製度有集中力量加強重點的優勢,通過糾正錯誤,確立正確的發展戰略,我們有迅速改變落後麵貌的巨大潛力。

鄧小平關於“中國是個大國,又是個小國”的思想也鮮明地體現了一分來二的辯證分析方法。他認為,中國是個大國,因為中國人多,土地麵積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是一個。從政治角度講,中國實行獨立自主的不結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的發展對亞太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都是有利的,必然得到世界許多國家的理解和支持,但是,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比較窮。中國是名副其實的小國,但是又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大國。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現在還比較低,同我們這樣一個人多地廣的國家的地位不相稱。我們建國30多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是中間經過一些波折,耽誤了一些時間。最大的波折是“文化大革命”。如果沒有這些波折,中國的麵貌肯定不一樣。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改變了過去一些“左”的做法,一心一意搞建設,取得了超過預想的成就。如果按照製定的方針走下去,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會加快。到21世紀中葉,我們如果達到了預期目標,實現了現代化,國民生產總值就會居於世界前列。“如果說中國是一個和平力量、製約戰爭的力量的話,現在這個力量還比較小。等到中國發展起來了,製約戰爭的和平力量將會大大增強。”那時中國對於世界和平和國際局勢的穩定肯定會起比較顯著的作用。鄧小平這一思想一直延續到他正式退出政治舞台。1990年3月,他在同中央負責同誌談話時指出:“所謂多極,中國算一極。中國不要貶低自己,怎麼樣也算一極。”中國要在國際上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方針政策,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積極的作用。中國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大國來看待,要對自己的力量有信心。同時,中國在國際上是不孤立的,西方大國以種種借口對中國實行製裁根本行不通,中國的立場反映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共同利益和願望,必然得到它們的普遍支持,世界上支持中國的力量比反對中國的力量大得多,因此中國不應當瞧不起自己。但是另一方麵,1990年12月他又指出,“現在國際局勢不可測的因素多得很,矛盾越來越突出。過去兩霸爭奪世界,現在比那個時候要複雜得多,亂得多,怎樣收拾,誰也沒個好主張。第三世界有一些國家希望中國當頭。但是我們千萬不要當頭,這是個根本國策。這個頭我們當不起,自己力量不夠。當了絕無好處,許多主動權都失掉了。中國永遠站在第三世界一邊,中國永遠不稱霸,中國也永遠不當頭。但在國際問題上無所作為不可能,還是要有所作為。”這說明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具有實力弱小的缺陷,不應超越國力強行出頭。對外政策要量力而行,善於守拙,以穩求勝。既要“決不當頭”,又要“有所作為”,這就是一種深刻的辯證思想。

三、發展地把握國情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國情也是如此。對國情的把握,不僅要作曆史的分析,更應該著眼於現實和將來的分析和預測。鄧小平無疑是深深懂得這一點的。他講到,我們國家大、人口多、生產力水平低、底子薄的特點,決定了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經曆一個由低到高、由部分到全體這樣一個發展過程。在各階段,情況不同,現代化建設也不能不各具特點。比如,現階段由於我國人口多,資金缺乏,既要保證充分就業,又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可以適當多發展一些能夠多吸收勞動力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經過一定時期後,人口增長有所控製,我們又增加了積累的能力,技術水平有所提高,就可以加強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和行業,現在大部分人口在農村搞飯吃的局麵就會有大的改觀。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我們的國情會逐步發生許多變化,這是必然的,也是積極的,我們要善於根據新的國情製定適當的對策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