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危機四伏(1 / 2)

新軍新建,西園八校各領一萬虎賁,八萬精銳持刀霍霍,一時聲勢震天,大將軍何進掌握北軍羽林五營,震懾京師的威勢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漢靈帝之所以擴建新軍,除了加強皇城兵力進一步掌控兵權外,更重要的是打算讓次子劉協順利登基,誰讓從小在宮外長大的長子辨輕佻無威儀,漢靈帝更喜聰慧機智的劉協。

隻是想要扶持劉協登基絕非易事,先不說立長不立幼的傳統和群臣反對,更重要的是長子辨是何進外甥,何進手下北軍威悍,想要廢長立幼,唯有扶持蹇碩獨掌新軍。

隻是西園八校的建立,也是權益博弈權衡後的產物,尤其曹操當初在擔任洛陽北都尉時,曾棒殺蹇碩叔叔蹇圖。

過節歸過節,但想要西園八校順利建立,平衡各方麵勢力也是漢靈帝的意思,袁紹、曹操雖為大將軍何進故吏,但他們背後的家族勢力不得不作為考量,即便蹇碩不願也隻能委曲求全。

如此一來,西園八校的校尉看似受上軍校尉命蹇碩監領,屬下校尉卻各有心思,若非漢靈帝權威,看似一時位高權重的蹇碩,根本調不動這些手下校尉,並不穩固的根基,也為將來的兵敗被殺留下伏筆。

隻是更讓公孫逸在意的是那個先前宣讀聖旨的白淨太監,能夠位列皇帝身邊的宦官,現如今唯有中常侍張讓,這個宦官集團的真正籌謀權威者,才是真正令人忌憚的實權人物。

公孫逸沒有心情去關心曹操、袁紹等人何時秉接校尉印綬,站在大殿之上思緒快速轉動,浮現的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尤其是在漢靈帝身體欠佳隨時可能駕鶴西去,宦官與外戚兵戎相見之時。

回到府邸的公孫逸依然深入簡出,抽時間親自前往洛陽市井工坊,物色聘請技高一籌的工匠,並且派田豫秘密前往洛都周邊,少量募集一些逃難而來的異鄉精壯。

公孫逸在府邸中建立的工坊小有名氣,即便有人出入府邸倒是並未引起多少注意,楊逸的目的很簡單,不論是亂兵襲殺,還是董卓進京,想要從把守森嚴的洛都離開難比登天。

居安思危,公孫逸打算利用這些精壯,挖掘一條逃離洛都的地下通道,這也是當初接受賞賜時,慷慨激昂的表現出淡泊名利,目的隻是求得一處靠近城市外圍的府邸。

這些精壯多數都是逃荒之人,大多舉目無親孤身一人,即便突然消失也不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雖然近乎被軟禁起來,但比起外麵隨時餓死和被流寇殺死,有吃有喝還有工錢拿的公孫府邸算得上樂土了,雖有抱怨倒也無人堅持離開。

好在這些人還算識時務,雖然公孫逸心有不忍,但絕不允許事關生死的逃生密道泄露出去,對打算離開的人唯有痛下殺手,唯有死人才能真正的保守秘密。

****

隨手放下公孫瓚送來的絹帛家書,公孫逸走出房屋站在花園裏負手而立,剛剛下過秋雨的院落光亮如新,想到家書內容,行文之間除了幾句簡單讚許,更多的則是嚴苛的訓導,這對於公孫逸來說是一件好事。

隨著升遷的詔書送達幽州,公孫瓚因公孫逸而平步青雲,遂對於這個不成器近乎放棄的兒子再次重視了起來。

隻是公孫逸更為擔心的是,北方各方拔劍怒張,公孫瓚雖然兵威強悍,奈何多年征戰樹敵太多,初平四年更是斬殺賢明睿達,地位特殊的劉虞,間接地造成將來與袁紹一戰更是慘敗的命運。

公孫逸雖然在洛都勉強站穩腳跟,隻是對於幽州諸事實在是愛莫能助,更不可能改變公孫瓚的想法,即便知道前因後果,些許改變都是困難之際,甚至很有可能引來殺生之禍。

時光飛逝,冬日即至,隨著枯黃落葉翻飛盤旋,公孫逸來到東都洛陽已有數月,朝堂之上,身體愈發虛弱的漢靈帝早已久不上朝,四方禍患無人理會,黃巾複燃再起,攻城略地聲勢大振。

宮廷之間宦官集團與以何進為代表的外戚勢力多有摩擦,朝堂之上互相抨擊謾罵,混亂程度好比菜市場。

宮廷內外涇渭分明,蹇碩所率新軍恪守內庭,而外廷皆由何進率領的羽林五營鎮守,私鬥死傷不在少數,大規模衝突隻在旦夕之間。

雖然聲勢旗鼓相當,隻是西園八校尉其心各異,蹇碩手中能調集的精兵並不多,無奈之餘隻能向漢靈帝勸諫,希望能令何進西征邊章、韓遂,為掌控京城軍權創造機會。

漢靈帝久病,蹇碩所說之事當即應允,下令中常侍張讓擬旨傳詔,隻是何進雖然出身粗鄙,但豈能看不出蹇碩用意,即便皇命已至,也以身有頑疾推脫並不從命。

與此同時何進奏請委派袁紹東擊徐、兗二州,言明袁紹回軍之時,便是他何進西征之時,漢靈帝隻能應允,蹇碩也是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