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上海血戰日軍(2 / 2)

宋美齡去幾個營地慰問之後,回到了上海,經醫生檢查,她斷了一根肋骨。她不得不臥床休息了一個星期。端納去看望她,宋美齡問:“我受傷的時候,你怎麼還唱歌?”

端納笑道:“一個女人倒下來的時候,如果說她受了傷,也許她再也爬不起來。”

那時,蔣介石夫婦出入於日軍的槍林彈雨之中,確實是勇敢的。

日軍在上海與國民黨軍隊僵持著。為了速勝,日軍於11月5日增派兵力在杭州灣北岸金山衛(今上海市金山縣)登陸,包抄國民黨軍隊的後路。

也就在這一天,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在南京拜見蔣介石,轉達了日本的七項條件。

顯然,日本對蔣介石也是談談打打,打打談談,軟硬兼施。德國乃日本的盟友。這樣,德國駐華大使也就成了最恰當的幕後調停人。

陶德曼跟蔣介石的會談,原本是絕密的。不過,如今隨著德國公布了當年陶德曼致德國外交部的密電,這絕密會談的內容也就為世人所知。

日本向蔣介石提出的七項條件如下:

一、承認滿洲國、內蒙獨立;

二、擴大《何梅協定》,劃華北為不駐兵區域;

三、擴大《淞滬協定》,設非武裝區域,上海由國際共管;

四、中、日共同防共;

五、中、日經濟合作,減低日貨進口關稅;

六、根絕反日運動;

七、尊重外國人在華權利。

這裏提到的《何梅協定》中的“何”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華北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梅”即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他們在1935年5月至7月進行了關於在華北取締抗日的秘密談判。

日本提出的這七項條件,顯然太苛刻了,使蔣介石無法接受。在陶德曼11月5日發給德國外交部的電報中,透露了蔣介石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假如同意日本采取的政策,中國政府倒了,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中國共產黨將會在中國占優勢,但是這就意味著日本不可能與中國議和,因為共產黨從來是不投降的。

蔣介石這一段話,說出了兩層意思:第一,國民黨不抗日不行,不抗日就會倒台;第二,共產黨是堅決抗日的。

蔣介石把國、共與日本兩國三方的關係,說得再明白不過了。

蔣介石拒絕了日本的七項條件,日軍就掩殺過來。國民黨軍隊無法抵擋,隻得朝南京敗退。11月12日,上海落入日軍手中。

雖然蔣介石輸了,不過他堅守上海整整三個月,畢竟挫敗了日軍速戰速決的計劃一一日軍本來要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蔣介石是勝利者。

毛澤東對於蔣介石堅守上海,表示熱烈的支持。1937年11月4日出版的延安《新中華報》,報道了毛澤東在延安陝北公學開學典禮上的講演,題為《目前的時局》。

毛澤東說:

我們決不要因現在的局麵而悲觀,我們完全讚助蔣介石先生在10月9日的演說,堅決打到底,一直打到最後一個人一根槍還要再打,這就是共產黨“為保衛祖國流最後一滴血”的意思,是目前時局的根本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