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跟張學良會談後向毛澤東作了彙報,又匆匆離去。翌日-1936年4月14日,毛澤東致電周恩來:“張、楊兩部關係,由你統一接洽並指導之,以其處置隨時告我們,我們一般不與發生關係,對外示統一,對內專責成。”
毛澤東此處提及的“楊”,即楊虎城。
楊虎城與毛澤東同庚,都生於1893年,他是陝西蒲城人氏。楊虎城本名是一個很冷僻的名字,念“忠”,後來以號為名改為楊虎臣。據其女楊拯英告訴筆者,楊虎城與謝葆真戀愛時,情書署“呼塵”,亦即“虎臣”諧音。1926年,他主持陝西軍務,在吳佩孚部將劉鎮華人陝時,他和李虎臣一起堅守西安,人稱“二虎守長安”。為表守城之誌,兩人均改名“虎城”,即楊虎城、李虎城,一時傳為佳話。後來,楊虎城竟以此名傳世。
楊虎城在1924年加入國民黨,旋任國民軍第三師師長;1929年投歸蔣介石,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十四師師長;不久,任十七路軍總指揮,兼任陝西省政府主席,成為陝西權重一時的人物。他的軍隊大多是本地兵,稱“西北軍”。與張學良的東北軍一樣,西北軍也非蔣介石嫡係。
1933年3月,蔣介石派嫡係胡宗南部隊進入甘肅,以鉗製楊虎城。同年6月3日,蔣介石突然宣布解除楊虎城的陝西省政府主席之職,委派邵力子替代。於是,蔣、楊矛盾日益明顯。自從張學良的東北軍人陝,張、楊兩將軍很快就結為摯友,因為他們都主張抗日,主張聯共,而且又都與蔣介石有著矛盾。
比起張學良來,楊虎城與中共的關係更深,楊虎城甚至兩次申請過加入中國共產黨……
早在1927年,當楊虎城出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十路軍總司令時,他的四周便一片“赤色”:軍部秘書長蔣聽鬆是中共黨員,軍部政治處處長魏野疇是中共黨員,第一師參謀長寇子嚴、第二師政治處處長曹力如也都是中共黨員。他辦了個軍事學校,校長南漢宸也是中共黨員——後來,南漢宸出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行長,中國銀行董事長。
給了楊虎城以極大影響的,還有一位意想不到的小女子,她便是前文提及的謝葆真。
據楊拯英告訴筆者,謝葆真原名謝寶珍,西安人,比楊虎城小整整二十歲。
1927年,十四歲的謝葆真剪掉了辮子,換上軍裝,成為馮玉祥的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部政治部所直轄的前線工作團團員。這個工作團,近似歌舞團。政治部部長乃中共黨員劉伯堅,他早在1922年便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旅歐總支部書記。工作團團長乃中共黨員宣俠父,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受劉伯堅、宣俠父影響,小小年紀的謝葆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不久,謝葆真被調往正駐守在安徽省太和縣的楊虎城部隊的政治處宣傳科工作。楊虎城愛上了這位年輕活潑的女性。楊虎城在與南漢宸、魏野疇談話時,好幾次提及,希望能讓謝葆真幫助他“讀書學習”。南漢宸、魏野疇知道楊虎城所說的“讀書學習”的含意,於是他們向中共河南省委請示——太和縣在安徽西北部,與河南相鄰,楊虎城部隊中的中共組織當時受中共河南省委領導。1928年1月,中共河南省委批準了謝葆真和楊虎城結婚。於是,三十五歲的楊虎城和十五歲的謝葆真,在1928年春節前夕步入太和縣教堂,舉行了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