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你不相信?”除了自己知道實情是怎麼一回子事情以外,現如今不會有第二人清楚是如何而來的朱複,死不要臉,死不要皮的挺挺了胸脯,大言不慚道:“現在,你相信了吧!我沒有騙過你。咱們聯手起來,無人可敵。不瞞你說,除了這兩本書以外,我還有不少其它小說。雖說它們會不及這兩本書,但是也能為我們的後續提供助力和支持。你來主持生產,而我來提供創作。書皮上依舊可以保留你們李記出品的標誌。至於銷售這一個環節,我們可以一起商量著來幹。所需的一切銀子都可以悉數得包在我的身上。隻要你點一個頭,就妥當了。今後,虧了算我的,賺了,咱們就五五分賬。”
“那有你既出小說,又出本錢,而我隻出一個人,就來和你平分紅利的道理?使不得,使不得。”把腦袋是搖動得如同撥浪鼓一樣的李文軒,已經非常感激他能夠讓自己入夥的同時,又能讓自己保留李家幾代人創下的出書標記。心裏麵仍舊有不少疑惑和顧慮的他,快人快語道:“朱兄,光是憑借你這兩本書,哪怕不去找實力雄厚的書商,也能自創出屬於你的一片天空。為什麼非得找我這樣一個敗落的人來合夥?”
聽他這話問得,就明白當下的人完全還沒有一個自我創建品牌的意識和觀念是有價的朱複是非常懂得,光是李記這一個出版標誌,可不會隨著書商的倒閉就變得一文不值。對於這一種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可是值錢得很。後世的不少案例表明,不管是惡意收購,還是如何,為了消滅一個競爭對手的品牌標誌是不遺餘力。
比如,百事可樂為了占領四川市場,通過收購手段,把曾經風光無二的省內第一品牌的天府可樂是直接抹掉。廣藥是為了“王老吉”這一個品牌,和加多寶的明爭暗鬥又說明什麼?那便是品牌標誌的重要性。若是“王老吉”三個字是分文不值,那麼它們還會上演一輪接著一輪……的爭奪戰嗎?
“你要是覺得這樣心裏有愧。不如我們這樣吧!我占六成,你占三成,剩下的一成就分配給生產和銷售上最為得利的老師傅和夥計們。每年預留下再生產那一部分銀子之後,大家就按照這樣一個比例來分享全年的利潤。”運用起了現代股份利益分配模式的朱複,一方麵是要把他們牢牢地栓在自己這一條賊船上,另一方麵是最大限度的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早早地斷掉跳槽的念頭,把技術性和銷售性強的人員是牢牢地控製在自己得手中。之所以給李文軒三成,便是以他家李記的品牌入夥,而老師傅和夥計們則是以技術和銷售方式入股道。
腦袋一下子就根本轉不過彎的李文軒,聞所未聞這一種利益分配方式,畢竟誰出了錢,出了多少,才會按照股本來分享紅利比率。除此以外,都是幹活兒的人,每月按照不同的級別,領取一份工錢就是了。這其中做得特別突出的人,也隻不過再有額外的一點兒獎勵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