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淡然就是幸福(2 / 3)

廖輝英女士本人所表現出來的深刻思想,個人所散發出來的智慧和文采,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美麗的表現。

當然,美的定義因人而異,什麼樣的女人最美麗呢?女人為了美麗又付出了多少代價呢?美麗有價,智慧無價,在追求美麗的同時,女人,你是否想過你已成為物化的表征?

女星蕭芳芳是典型的外貌和內涵同時兼具的藝人,智能型的美女,她的美不因年齡而凋零,反而因年齡的增長,更顯醇厚深遠,這樣的美,才是現代女性所要追求的典範,不是嗎?

)第五節 和諧產生力量

內在與外在的和諧才能產生力量。

現代人身處今日社會,年齡不大,經曆卻很豐富,陷於忙碌與盲目的情形比比皆是。許多人的人生重心無法安立,價值取舍也左右為難,所以要讓生命有電光石火般的熱情,像陽光一樣照亮一片新天地,並且能麵對內在的挑戰,化解生命的限製,才能體悟人生的另一番滋味。

衝突和矛盾隻會分散力量,唯有和諧才能產生力量。

“內心和諧,是通過打破自己對別人的標準和期望的見解,你發現自己的內心出現了新的和諧,一種陌生的平靜和安寧的情感。”名作家鄭石岩先生認為,一個人是否過得寬心快樂,是由主觀意識所決定的,而非客觀的環境所造成,因此心理的變化是個人能否快樂幸福的關鍵因素。

印度聖者說:“隻有心靈和諧的人才能體驗到大自然的和諧,內心缺乏和諧的人同樣會感覺宇宙缺乏和諧,內心渾沌的人也會發現四周混亂。”由於目前社會上人們價值觀的變化,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衝突和矛盾,很多人都有適應不良的症狀,在事業的戰場上大家打得精疲力竭,內心自然無法平和地對待自己。

“要達到平衡狀態,一個人必須通過自我認知這一關。”不管你的目標是想成為什麼,你都必須了解自己,因為了解自己才能超越自己。在這個宇宙中,妥協與力爭、勤奮和悠閑,這兩種力量一直存在,每當你努力行事時,應該同時退一步,給自己一些空間,讓一切自然發生,努力追求和諧並讓它產生力量。

不管我們的表麵是什麼,是風光、是落寞、是堅強、是脆弱,你的內心控製著你的行為,你必須通過自己那一關,化解自身的矛盾,讓內在和外在相結合,你才能得到力量。如果表裏不一,那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

)第六節 圓滿與緣分

“如果能把一生中所碰到的每一份‘緣’,都處理得很‘圓滿’,就是一種成功。”而圓滿人生實在應該根植於物質與精神的圓滿結合。

在結緣、了緣的過程中,考驗著每個人的智慧。佛家講圓滿,希望人生都能圓滿,其實凡事講求圓滿,就是因為要圓滿並不容易。外在環境可能影響我們的心情,人生追求圓融,但是一切就隨緣吧!

人在一生中都在力求完美、追求圓滿,在工作中有“拚命三娘”之稱的惠茹表示,多年來一直在工作中力求表現,完全忽略了周圍人際關係互動的稀少,遭人所忌,受到耳語中傷,自己卻完全沒有招架的能力。這時才發現,並不是隻埋首工作,不理會他人,就能成就圓滿。工作中的圓隻是小圓,而人生中還有無數個小圓。

人生是每個小緣分彙集而成的,中國人凡事講求圓,最喜歡圓滿的感覺,因為圓滿沒有缺口,但是本身太滿了就容不下別人了,也不太好。所謂虛則盈,滿則溢,圓融無疑是人生中每個人都想擁有的智慧。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靠的是緣分,緣深緣淺則依個人的因緣來決定,是否圓滿則要看個人智慧來決定。在結緣、了緣的過程中,成就自己的圓滿,即使有缺憾,也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好的緣分與圓滿的人生皆是每個人所追求的,但是,人生仍有許多的不圓滿和遺憾。

“凡事要經過思考,心量要擴大,多體諒別人,如果能這樣,生活也才會過得幸福。”

我想,可以追求完美卻無須絕對完美,因為人生本來就有許多遺憾。每個月也隻有一次滿月,人生,怎能奢望事事都圓滿無憾呢!

)第七節 塑一個最真實的自我

每個人都有好幾個“我”,但是隻有做回真實的自我,生命才有力量。

一個人首要的責任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做他自己,學習喜歡真實的自我,因為不管你到哪裏,都必須帶著它。做回真實的自我,還原本來的麵目,才能發揮內在的潛能。

一個人隻有活出“真實的自我”,才有力量。

英國女星艾瑪·湯普森以《理智與情感》一片獲得奧斯卡改編劇本獎,且入圍了該片的女主角。她表示,從來不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活出自然是她的風格。艾瑪說:“從我年幼時,雙親對於我說的話、做的事,都表現出由衷的興趣,這讓我找到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位置,從而建立了自信。”

艾瑪對目前有很多的女性隻注重外表,頗不以為然,她覺得,如果僅以外表來判斷自己存在的價值,是“相當危險”的事。艾瑪認為,不做作、隨時散發自然率真的本性,才能活出真實的自我,並且讓自己魅力十足。

做真實的自我是對自己有信心,而自信的人,隨時看起來都是美麗的而且是神采煥發的。一個人對自己有信心,做起事來就能得心應手;相反,若隱藏自己原來的本質,就是對自己缺乏信心,一個缺乏自信的人,他的表現一定無法趨於完美。我們都知道,充滿魅力的人就是擁有自信的人。

隻有“還原”,才能麵對真實的自己,很多人都不願麵對真實的自己,就好像一個始終戴著麵具的人,一個失去刀劍的武士一樣,任憑怎麼揮灑,也都無法淋漓盡致地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麵。一個人隻有活出真實的自我,才會有力量。活出真實的自我,才能彰顯真實的人生。

塑造一個真實的自我,到底難不難?在心理學上,把“我”分成三種,自我、本我,超我。那麼“真”可以解釋為,純真、天真或者真實。

世間任何事物,皆有它特別的體性,我們對於它所起的見解,無論是對是錯,它的本質仍有最真、最自然的麵貌,這也是事物自性。舉凡世間一切,有形的、無形的、真實的,虛妄的、精神的、物質的、事物其物的、道理其理的,林林總總,統稱之曰“法”,就是宇宙萬物的意思。

“為什麼要發掘真我?因為人人都有真實、永恒的自我,真實自我就是原來的自己。凡是真實的,必定是原來如此、普遍如此,而且是必定如此。”

人生在頭腦與心靈的二重生命中,二者同步成長當然最好,單獨發展頭腦,忽視靈性的德性,總是不完美的。

重新塑造自己其實並不難,重要的是,你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第八節 愛的功課

“愛”真的是讓人“愛之欲其生,恨之惡其死”嗎?一個不懂得愛的真諦的人,沒有資格去愛他人。

在工研院技術服務中心服務的副研究員李先生,因追求女同事遭拒,竟由愛生恨,購買水銀投入了飲水機的熱水槽中,使得該中心五十餘名員工喝下了“毒水”。據了解,李先生是一流學府的高材生,但是對愛情的處理方式卻顯得幼稚可笑。

其實,這不是第一件高學曆學生所發生的愛情暴力事件,在此之前,台灣某大學校園已經發生過一位研究生因為女同學移情別戀在水中下毒的事件。還有多年前也發生過大學生用火燒死女朋友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當事人,學曆都非常高,除了對他們因此而自毀前程感到惋惜外,也讓人感歎,到底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