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武行者敘舊六和塔 宿太慰敕封暹羅(3 / 3)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鴻運當否塞之時,匡濟須英豪之用。朕以渺躬,纘嗣丕基,適遭強憐啟釁,遠狩播遷,糗糧既匱,矢石已空。茲爾李俊等夙懷忠義,今竭股肱,統橫海之戈船,敗滔天之勁敵。龍輿回轍,鳳輦重頒,厥功偉矣,賞莫酬焉。考勳猷之原冊,彰錫命之榮階。爾宣英主海邦,統禦髦士,作東南之保障,為山海之屏藩。永業勿替,榮名長保。欽哉!謝恩。

紹興元年三月日詔。

李俊等高呼舞蹈,謝恩已畢,又同眾謝宿太尉。遂將敕命啟出,分給文武。展開看時:

征東大元帥李俊,冊立為暹羅王,賜上方劍,便宜行事。承製封拜,子孫世襲。賜黃金五百兩,白金三千兩,金印一顆,玉帶一圍,蟒段八表裏,禦酒三十瓶。

公孫勝秉一正教通真虛寂大國師。

柴進太子太保,禮部尚書,行暹羅國丞相事。

燕青太子少師,封文成侯,特賜金印一章,文曰‘忠真濟美’,仙鶴補衣一襲。

樂和參知政事,兼管太常寺正卿事。

裴宣吏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禦史。

朱武軍師中郎將,兼大理寺正卿。

蕭讓秘書學士,兼中書舍人。

聞煥章國子監祭酒。

金大堅尚寶寺正卿。

安道全太醫院正卿。

皇甫端大仆寺正卿。

宋清光祿寺正卿。

戴宗通政司使。

宋安平翰林院學士。

樊瑞伏魔護國真人。

王進、關勝、呼延灼、李應、欒廷玉五虎大將軍,皆封列候。

李應兼戶部尚書,欒廷玉兼兵部尚書。

朱仝、阮小七、黃信、扈成、孫立兵馬正總管,武烈將軍,皆封伯爵。

花逢春暹羅國駙馬都尉,兼騾騎將軍。

呼延鈺龍驤將軍。

徐晟虎翼將軍。

費保、高青、倪雲、狄成、童猛水軍正總管,武衛將軍。

蔣敬度支鹽鐵使。穆春工部侍郎。楊林廉訪使。鄒潤留守司。

孫新宣尉使,杜興驛傳道,俱兼兵馬都統製,武毅將軍。

蔡慶刑部待郎,兼錦衣衛指揮使。

淩振火藥正總管。

顧大嫂六宮防禦,封恭人。暹羅國故王馬賽真元妃肅氏封王太妃,賜珠冠一頂,霞帔一襲。

暹歲國駙馬都尉花逢春母趙氏封宣德太夫人。

梁山泊已故正將秦明妻花氏封貞節恭人。

梁山泊已故義士,前楚州安撫使宋江,前盧州安撫使盧俊義,

誥贈上柱國光祿寺大夫忠國公。梁山泊已故正將吳用以下俱贈列侯。

梁山泊已故副將魏定國以下俱贈伯爵,仍建廟宇,有司春秋祭祀。

當下文武將領俱受敕命,設宴管待宿太尉。李俊致謝道:“前者梁山泊蒙太尉齎詔招安,得以立功報國。今又煩太尉遠涉波濤,頒賜恩典,洪慈碩德,頂戴無既。”宿太尉道:“義士們忠義立心,替天行道,真是人中豪傑。可惜宋公明許多功績,反遭陷害。聖上深憫其忠,故加褒贈。列位能繼其誌,複加會聚。牡蠣灘救駕之功,非同小可。今冊登王位,並授顯官,名垂奕世了。”安道全、蕭讓、金大堅、聞煥章拜謝道:“得蒙太尉救挽,致有今日,洪恩其實難報。”太尉道:“凡人遭逢橫禍,便當申救,使出泥塗。據他們逞一時之勢,而今安在哉?”殿前動起鼓樂,李俊酹酒安席,送宿太尉在上。金葉銀花,粉獅糖象,山珍海錯,無不畢具。李俊北麵相陪,兩旁席麵,四十二人一同安坐。笙簧迭奏,歌舞並陳。眾人更番相勸,宿太尉也覺得歡喜,開懷盡飲,夜深而散。

明日太尉要還朝複命。李俊道:“前日親蒙聖諭,道:‘日本凶暴不仁,每每侵犯海疆。’今某與高麗王李俁設法防禦,請太尉屈留幾日,差官到高麗,約定方略,就煩太尉複旨。”便差戴宗、安道全齎了關文,到高麗約籌防倭之策。安道全前日療治高麗王有功,故遣與戴宗同行。

往返二十餘天。戴宗、安道全回來說道:“高麗王奉有金葉表章、朝貢之儀,防倭之計已謹如約。那高麗王姓李,本國亦姓李,願聯宗譜,結為兄弟,唇齒相依,還要親自來賀。”李俊大喜。安道全道:“那高麗王感昔日療病之功,又送我許多禮物。”李俊道:“前日送與龍王了,今日是補的。”宿太尉道:“不因昔日翻船,怎生出許多奇事?”太尉要行,李俊命蕭讓修了謝表,並進貢之儀。又送宿太尉奇珍之物。李俊等送至海口,差楊林、穆春護送歸朝,至明州而返。回來說:“聞有孟太後懿旨,臨安城中照依東京建造大相國寺,已請武行者做國師,魯智深一派法脈著實興旺了。”正是:猛虎攝威為白澤,蟒蛇脫蛻化神龍。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送駕還朝,無甚話頭。借武行者之英雄回首,浩氣如虹;李師師之風韻猶存,柔情似水。西湖燈火,南渡繁華滿紙。界畫樓台,一卷金碧山水,如觀梅道人大潑墨後,忽睹小李將軍畫,令人注目忘倦。○宋末元初,有譏會試舉人詩雲:“無情最是沙洲雁,才遇春風便北飛。”鴿子向南,師師較公車諸孝廉還算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