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曾主宰地球的恐龍祖始鳥之前的之前。
一隻石化在透明玉塊裏的火螞蟻被打入地獄億年後。
火螞蟻受到智慧人DNA的檢測和訪問。這是重見天日的一篇火蟻老兵蟻回憶錄。由作者戴季高先生翻譯寫定
———地球冷卻是個緩慢的過程。在和宇宙冷熱交換的風雲中出現了海洋。凹凸不平的地表一部分沒入了海底,露出洋麵的大陸板塊,在地震地極流以及風霜雨雪雷電等的作用下,形成了山川河流草原島嶼森林等等。
浮出水麵的大陸分為中洋、東洋、南洋、西洋四塊。
四大板塊上,充滿了各色各樣的微生物、生物和大型動植物。有善良的順民,有凶殘的土匪惡霸和恐怖分子。經過長時期的廝殺纏鬥,物競天擇,分別以迅速的繁殖能力、頑強的獨門求生本領、不屈不撓的戰鬥意誌和生存適應特技等等,鼠頭、蟑頭、蟻頭三類怪物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戰勝戰國群雄勝出。鼠頭怪霸占東洋。蟻頭霸占南洋,蟑頭霸占西洋。
中洋當時是塊肥沃富饒待開發的新大陸。為了造就稱霸世界的新紀元,筱關命運的中洋大戰發生了。時間是在近億年代的火螞蟻世紀第七紀玄武年。那時鼠族、蟻族、蟑族各動員了成千上萬的士兵和軍團,在中洋已經格鬥了三千年。被稱為火螞蟻紀元最具決定性的中洋大戰,在成王敗寇中由王者火螞蟻記錄。
既然是王者的記錄,免不了有一番諛美之言,但老兵的親曆可以看出,火蟻族統領世界實在是名至實歸。
火螞蟻中洋大戰之軍團遠征,是《火螞蟻相鏡豔話》之前部,是應征上古世紀遊戲征文,臨時打亂原創作計劃的結果。但豔話部分也已有網上貼出,歡迎搜索。這要得益於智人的現代化檢測手段,和作者不怕辛苦的工作作風。
中洋大陸板塊,離各族本土都有千裏之遙,各族到中洋去的遠征軍,要經過許多艱難險阻,有令人想不到的挑戰和要克服數不盡的困難。但時過境遷,在後輩看來,這就像是驚心動魄的遊戲了。
火螞蟻紀元玄武年夏日
遠航
一團巨大的南洋颶風旋流,向中洋大陸方向推進。
洋麵上有一團灰濛濛黑呼呼的球形體飛速向前滾進。
天氣惡劣極了,颶風暴雨帶著閃電,洋麵上掀起滔天波濤。
這球體隨著颶風的烈度在不斷改變體形。球形,雁形,三角形,舟形,平麵形,圓錐形等等。
不變的是其速度,幾乎是勻速前進。為了保持速度,有時甚至是跳躍和短時間的飛翔。
這是火螞蟻的遠航軍團征服者一號,是蟻族這一波遠征的先鋒。
風浪中,蟻團變陣舟形的舵位邊,一個火螞蟻舵手死死的扳著舵,另有四個火螞蟻分別穏住牠的四條腿。風浪太強了,為了穏住身體,四條腿必須加四個樁。行軍總監大頭飛羽黃火將軍站在艙麵甲板上,身後有條蟻鏈挽住牠的身體。巨浪拍擊飛濺蟻舟,波濤中載沉載浮的蟻團始終保持隊形,沒有一點鬆脫的跡象。
黃火將軍命令樹起桅杆張起帆。
在這樣的大風暴張帆,黃將軍是不是被劇烈的巨浪打昏了頭?
命令下達後,蟻舟的中心位置上伸起了一支像煙囪樣的巨幹,它慢慢張開了,原來是一捆由藤條製成的網,上麵是密密麻麻密不透風的火螞蟻鏈接陣。
強風無情地吹襲,波浪重重的打擊,這張蟻鏈絞織的帆始終屹立不倒。風浪實在太大了,偶爾有鏈接的火螞蟻掉落水中,但間隙和破洞立即被迅速靠攏的蟻陣所補起。
驚人的頑強,驚人的團結,驚人的無畏。
伸起了這張帆後,蟻舟前進的速度加快了一倍。
巨風稍減後,但風雨加劇,波浪越來越大。蟻陣得到命令又變形為以球形的方式滾進。隨著時間的推移,蟻團不時的呈現塌方了。許多力竭的鏈接陣,火螞蟻猶如洋蔥皮般被一塊塊的剝落。巨大的螞蟻鏈的斷裂,構成繩結的解體,給蟻團帶來了四分五裂的危機。
強風水淹雖使部分落水成員,有的被吹散飛落遠方,有的一塊塊漂流附近海麵,更多的是打入海底,消失得無影無蹤。但蟻陣抱團得更緊了,球芯裏麵不斷有新成員對外施行補充,接替和增兵落水的部分。
天空有一道道強烈的閃電。劃破濃雲翻滾的天空,在一道電光下探洋麵的刹那,球形被擊中了。開了一個大豁口。眼看著球形就要解體,但是在滾動向前的過程中,不久它又漸漸複原了。
臨近球體,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驚心動魄慘不忍睹的過程。
蟻球在電光中,成千上萬的蟻兵蟻將被拋出,被燒焦,殘存的肢體飛舞著散向天空落入洋底。
再近一點,還可以聽到牠們吼喊嚎叫和滅頂之前最後掙紮。
“蟻王萬歲!勝利萬歲!遠征成功!”這些悲壯的聲音此起彼落,瞬間被暴風雨淹沒。
在父係主導時期,統籌指揮的是火螞蟻王爺康斯坦丁。坐鎮在由千萬隻密密麻麻工蟻手挽手組成的球體中心位置。十二級的超級風暴下,球體不但沒有分解,甚至浪花也不能濺濕王爺和牠衛隊兵蟻們的靴子,也沒有影響圍著王爺的雌蟻們繼續誕生蟻寶寶。
顯然工蟻有非常巧妙的繩結和變形方式,在康斯坦丁王爺指揮下變化自如,隨心所欲。
成個軍團的體係團結緊密,牢固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