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子承父業並肩戰 譚違約斥孟德(2 / 3)

漳河的水流量雖然很大,但汛期沒有真正到來,加之鄴城的主城地勢較高,要想一下淹沒於水中,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目睹日漸日高的水位,審配還是沉穩不下去了,到六月中旬,鄴城的部分外城已處於水的淹沒之中。

七月底,袁尚帶領攻打平原郡的萬餘兵馬,火速趕回救援。曹孟德麵對這新局麵,又在探討新的對策。

郭嘉說:“‘歸師勿遏’,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荀攸也說:“這種情形之下的士兵一般非常勇敢,一人可抵十人,像逼急了的兔子,我們應暫避鋒芒,放他們進來慢慢收拾。”

這次,曹孟德卻有獨到的見解。他說:“按兵法的常規模式的確應避開鋒芒,勿與抗爭。但是,如果袁尚軍由大路趕回,表明他已決心死戰,這時候我們最好避開。但如果他沿著西山小路回來,則正好可以讓我們逮個正著。”

袁尚軍果然沿著西山小路回來。

曹孟德對郭嘉、荀攸說:“他們既然如此小心翼翼,一定沒有豁出去死戰的勇氣,力量也將大打折扣。”

二人都暗自佩服。

曹孟德決定全軍迎戰。

軍士向曹孟德報告了這一消息,郭嘉便建議將計就計,下令放李孚進城,並派情報人員仔細觀察袁尚及審配兩方麵的活動。

果然不久,曹軍發現袁尚軍趁夜色點火為信號和鄴城聯係,審配軍也立刻點火回應。

曹孟德判斷袁軍即將出陣,於是下令曹洪全力抵擋審配軍出城,自己則率夏侯惇和張遼軍直接攻打漳河水旁的袁尚營寨。

審配軍一出城門,立刻遭到曹洪的箭雨和輕騎兵的衝殺,無法抵擋,隻好再退回城中。袁尚見審配軍退回城內,夾擊的預謀失敗,也無心和曹孟德會戰,便主動退回漳水彎曲處的營寨,據險而守。

曹孟德毫不放鬆,下令全軍采用包圍戰術,封死袁尚軍的對外聯絡。袁尚見大勢不妙,心慌意亂,派人向曹孟德求降。

曹孟德費了死力氣征討北方,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別想起那些肝腦塗地的士兵,更是怒火萬丈,他不允許袁尚投降,加緊圍攻。

審配無力製止,隻得安慰軍民說:“密州刺史袁熙的大軍即將到來,隻要堅守死戰,曹軍長期遠征勢必疲憊。不久會自動撤軍。”

麵對審配的搖唇鼓舌,鄴城袁軍及百姓見日漸漲高的水勢,糧食缺乏,曹軍又無半點回撤跡象,便人人自危,不思守城。

夏侯惇幾番想衝進城拚殺,都被曹孟德喝令禁止。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曹孟德不願強行攻城,他在等待城內守軍的自動崩潰。

曹孟德為了鼓舞士氣,同時也想摧毀鄴城軍民的士氣,便經常穿著戰袍,在鄴城下巡視。審配看見了,下令弓箭手埋伏城牆上,伺機射殺曹孟德。

一天夜裏,審配的侄兒審榮眼見大勢已去,為了給審家留條後路,就偷偷打開自己防守的東門。事先在大門前的曹軍立刻蜂擁而入。審配聞訊,下令侍衛隊拚死巷戰,自己也手舞寶劍與曹軍拚殺,直至被俘。

辛評煽動袁譚和袁尚翻臉時,辛評的家屬全在鄴城,因此也遭到了審配的囚禁,鄴城陷落時,辛評身在曹營,立刻前往獄中營救家人,想不到辛家幾十口人早已被審配集體殺害。辛評悲慟欲絕地返回曹營,正見到曹兵將審配捆綁押往曹孟德麵前,辛評用馬鞭追打審配,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曹孟德親自審問審配,他笑著說:“那天我在城下,哪來那麼多暗箭啊!”

審配昂頭而答:“隻恨沒能射中你!”

曹孟德在審配麵前踱著步子,用惋惜遺憾的口吻說道:“可歎啊,如此盡忠盡職的人!”

審配說:“別裝模作樣,我審配已打定了死的主意,否則早就俯首稱臣了。”

曹孟德又勸道:“你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啊,識時務者為俊傑,袁紹貌似強大,卻落得這般結局,你何必為他殉節呢?”

審配依然昂頭回答:“你可聽說過伯夷、叔齊寧肯餓死於首陽山而不食周餐的故事,我堂堂一個袁主公老臣,豈能向你屈膝而辱主公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