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曹操命令兵士迅速清理戰場後,就在匡亭布下了陣勢,準備等待袁術本部主力軍團到來,而留在甄城的荀彧,也將集結的兗州大多數部隊由曹仁率領,趕赴匡亭馳援。
這也是曹操早就安排好的,他知道取得匡亭後,袁術主力必來攻擊,僅靠奇襲部隊在匡亭鎮守是不夠的,必須及時增派援兵。曹仁率部馳援,正是這一步計劃。
袁術得知匡亭失守,也很吃驚。但是想想也屬必然,以曹操用兵之狡詐,豈有不襲擊匡亭的?隻怪當初未料到這一點,或者說是粗疏忽略了。
但是,袁術判斷,曹軍的主力在曹仁的部隊中,而曹操必會隨主力而動,根本不可能在匡亭。這樣判斷之後,袁術便帶著本部軍團慢慢渡過四條河流,準備和曹軍主力一決死戰。袁術認為,目前占領匡亭的隻是曹軍一般先頭部隊而已,由於人數相當懸殊,占領匡亭的曹軍勢必要等到主力到達後,才會發動攻擊。
機敏的曹操根據袁軍的方向,很快又看穿了袁術的心思,便十分高興。於是,他先在匡亭嚴加守備,做出一副人數太少,怕受攻擊的樣子來,有意印證袁術的錯誤分析,與此同時,曹操作好了對付袁術的策略準備。
他決定再度采用奇襲之法。
袁術根據自己的分析,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曹仁部,對於匡亭的守軍,他幾乎不屑一顧,他打算將曹仁主力殲滅,再來收拾這小小的匡亭守軍。他萬沒料到匡亭有曹操,更沒料到曹操再用奇襲之法,更萬沒料到奇襲部隊居然是來自匡亭。
袁術為對付曹仁主力,率大部分部隊渡過北濟河,但是當他尚未擺好陣勢之時,竟從匡亭方向迅速殺出一支勁旅。
袁術幾乎懵了,不是探知匡亭軍小心翼翼生怕被攻擊嗎?怎麼居然一反被動,成了如此主動之軍?並以其騰騰的殺氣漫卷過來?很快他又看見,率匡亭之隊的竟是曹操,但是曹操騎在馬上,揮師前進。
袁術在衛兵保護下,率先後撤,留一部斷後,大部隨行。袁軍一直後撤到烏澤旁的封丘城,才喘過氣來。
袁術將部隊重新清點,再行部署作戰防線。正部署間,又有飛馬來報,說曹操又追上來了。想不到人數那樣少的曹操軍,竟如此緊追袁術的大軍不放。
袁術罵到:“這個曹操真是瘋狂了!”
他趕快登上封丘城觀望,不看不要緊,一看又是一驚,封丘城居然被包圍起來了。曹軍沿城圍困,整裝待戰的士兵高唱戰鬥歌。
完全喪失信心的袁術,根本無法判斷曹軍到底有多少人。看來他不能再輕敵大意了,眼下必須趕快避開曹軍鋒銳,先保住自己再說。
於是,袁術集合精銳部隊,出了東城門。其實曹操的人馬眼下並不多,隻不過一憑士氣,二憑巧妙分布而已。所以袁術衝出東城門,無論如何曹軍也是擋不住的,何況袁術是集中了如此精銳的部隊。
袁術率軍出城,即往東南方向奔跑,馬不停蹄地一口氣撤退了一百五十餘裏,相繼渡過南濟水、汴水、睢水直達襄邑。
想不到袁術氣還沒喘過來,迅速如風的曹軍又追蹤而至。見曹操又追蹤而來,簡直被嚇破了膽。連忙又丟棄襄邑逃跑,跑入附近城池堅固的太壽城,高高掛起免戰牌。
由於一路倉促撤軍,後麵又有敵軍追蹤,連續兩百裏路的逃亡,大部分的袁軍已半途潰散了。於是,最後到達太壽城的袁軍隻有三分之一都不到了。相反地,追擊袁術的曹軍,卻已與曹仁的兗州軍團會合,加之一路俘虜收編,便形成了一支在人數上取得絕對優勢的大部隊了。
太壽城城牆堅固,前不久又才再補築,因而攻擊不易。袁術想以此為依憑,好好喘一口氣,所以將殘餘部隊盡調城防,隻是做好守備工作。他心中漸漸有些安全感,開始思謀如何對付曹操的計策。袁術將曹操這一連串的行動進行了分析,不得不承認曹操在軍事指揮上的高超技巧。加之他一貫的機巧狡詐便常使人捉摸不透。而這一點,正是兵家的可貴之處。
袁術便一門心思捉摸曹操意圖,下一步,他應該怎麼做啊?但是,袁術無論怎樣對曹操捉摸,也沒有猜準曹操的下一步作為。曹操對壽城既沒有奇襲,也沒有久圍不打,而是采取了袁術意想不到的一個舉措。
這太壽城傍臨睢水,地勢又特別低。時值春末,上遊雪水融化,河水暴漲。正愁如何驅趕袁術的曹操見此情景,忽然靈機一動,叫道:“有了,有了!”他越想越高興,竟自興奮起來。
第二日,曹操便派了不少兵士去睢水上遊,擔土運石,以截急流。兵士們幹得熱火朝天,勞動號子悠揚高亢,傳之甚遠。
便有探子來報袁術:“曹軍已將睢水上遊截斷大半,其目的是堵截睢水,然後決堤,以灌太壽城也!”
袁術大叫:“糟了,未料到曹操會有更為凶狠的這一著。太壽城不可呆了,得趕快離去,立即號令全軍,馬上出城……”
但是,號令還未傳下去,探子又來報道:“睢水上遊堤埂不斷延長升高,曹軍還在增派築堤人員。”
袁術便慌了神,站起來說:“立即走,再遲恐怕來不及了。”
於是,袁術率左右兵馬馳出太壽城,急上木船,渡過睢水,往地勢較高的寧陵城逃去。
袁術的一舉一動,曹操看得一清二楚。其實他派人截斷上遊的睢水,也隻不過是擺出一副決堤灌城的態勢罷了,目的是蒙騙袁術,使他驚嚇,棄太壽城而去。所以袁術出城時,曹操並無意攔他。
現在袁術棄太壽城而去,正合曹操心意。但他並不就此罷休,又率兵緊追上去。
曹操也隨後渡過睢水,直向寧陵城趕來,並在城下布置圍兵。袁術見狀,又再次棄寧陵而逃。
這一次,袁術不再存僥幸心理,他不但逃出了兗州地界,並且越過親附自己的豫州,直入自己的老巢——揚州城。他被曹軍的追擊速度嚇壞了,絲毫也不考慮地渡過了長江,到達九江城,這才穩住三魂七魄,保住了性命。
就這樣,袁術由匡亭退到封丘,再逃往襄邑、太壽、寧陵,最後直入九江城。
袁術這次空前絕後的大撤退,全程六百多裏路。其狀惶惶,真如喪家之犬。於是,所有的人,不得不對曹操另眼相看了。
究其實,曹操這場追擊戰也打得非常辛苦。首先是雙方的人數懸殊太大,袁術的兵力要多出曹操許多倍。曹操的優勢就在於他的心理準備足,他並不因為對方的人數多而先自心虛,而是沉著對付。他知道正麵硬拚是拚不贏的,隻有鬥智,這才采取了心理戰術。他先奇襲取得優勢,接下來便是疾如風般的“六百裏大追擊”,根本不讓袁術有冷靜下來思考的機會。從雙方軍隊的調動看來,曹操並無心殲滅袁術部隊,隻想徹底打擊袁術軍的士氣而已。曹操有好幾次擺出包圍態勢,其實都未作完全包圍,也都保留有讓袁術撤退的路線。大致而言,曹操都隻是單方向追擊,他的目的應隻是在嚇唬袁術罷了。
由於全軍火速追趕,有一次幾乎一天一夜滴水不沾。曹操知道是無水解渴的原因,但是他派出了幾批人四出探尋,都不見有水的跡象。而為了給袁術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又絕對不能停下來稍許休息,怎麼辦?
正在這時,又一個探水的快馬奔回,曹操靈光一閃,策馬迎向他問:“你不是看見前麵有一片梅林嗎?”
那快馬兵士一愣,不知曹操到底什麼意思,隻茫然唯諾而已。於是,曹操勒轉馬頭,向著眾將士,將鞭往後側麵一指,大聲喊道:“兒郎們,已經探得前麵有一片梅林,上麵結滿了酸溜溜的梅子,大家快趕路啊,去前麵摘梅子解渴……”
這一喊,全軍歡聲震動,頓時,個個士兵口舌生津,精神大振。
梅子雖然沒有吃到,但心理刺激的作用,使全體將士都解了口渴。這就成了流傳千古的“望梅止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