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殘暴董卓廢弘農 折戟汴水喪衛公(3 / 3)

然而,最讓曹操痛心的,卻是關東軍團對這件事的反應。軍紀敗壞,軍隊的勢氣渙散。誠如在前鮑信所言,關東軍團雖然號稱聯軍,卻各懷鬼胎,誰也不肯以自己的軍隊打前鋒,和董卓強大的西涼軍團對抗。而盟主袁紹對董卓舉國西遷所造成的慘劇,居然視若無睹,按兵不動。曹操於此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單騎直抵袁紹大本營。袁紹勸說曹操不要著急,不能冒險行動。他這番話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在裏麵。怕自己的軍隊受到損失。曹操失望而歸,竟自向盟軍宣告:“舉義兵,除暴亂,名正言順。現在各路兵馬雲集一起,正該出擊之時,各位還有什麼下不了決心的呢?逆賊董卓,燒毀宮殿,劫走天子,強迫百姓,一時海內震動,人心惶惶。正可謂天怒人怨,懲處逆賊之機。隻要大家同心協力,定會擒賊……”

曹操這麼喊著,各路將領卻有些無動於衷。曹操看著這些人雖然一起訂了盟約,卻是同盟不同心,便十分生氣。曹操於失望之際,乃獨自帶著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等人往西去打董卓。陳留孝廉衛茲自告奮勇,願隨曹操一塊兒去。曹操和衛茲雖然有一些人馬,可是畢竟沒有自己的地盤,在給養方麵就成問題了,他隻得去求陳留太守張邈幫助。張邈表示支持他們的行動,另外還撥給他們幾千人馬。

曹操高致極,便由自己親自打頭陣,請衛茲在後隊接應,信心百倍地從酸棗出發,去奪取滎陽。一路上如船帆遇風,十分順暢。

曹操率軍到達汴水,汴水在河南省滎陽縣北。曹操剛到,就遇上董卓的大將徐榮。原來董卓已聽到了曹操單獨進軍的消息,便馬上把徐榮的大軍調到了汴水,在那兒候迎曹操。

曹操本來兵馬不多,又沒料到徐榮早已布好陣勢,因此立刻處在很不利的地位。幸虧曹操新募的義兵經過嚴格訓練,又有才打造的好兵器,雖然處在絕對劣勢,也打了一整天才退下來。當然傷亡頗大,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他們幾個拚著命保護曹操向滎陽退去。

然而徐榮的軍隊緊緊咬住曹操不放。天已經黑下來了,曹操快馬加鞭,隻覺得耳畔風聲如泣。漸漸跑得有些疲憊了,而追兵之勢並未稍減。忽然,曹操聽見鳴鏑之聲,慌忙伏身躲閃,但見肩膀上還是中了一箭。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又一箭射中了馬屁股。那馬跪倒了,把曹操摔在地上。則後麵追兵即將馳攏,正在危急之時,曹洪趕到,指揮部下擋住敵兵,自己跳下馬來,扶起曹操,替他拔出了箭,一把按上隨身帶的刀傷藥,請他上了自己的馬。

曹操說:“你沒有馬怎麼行呢?”

曹洪說:“當今天下可以沒有我,但不可以沒有主公啊!”

後麵喊殺已近,曹洪鞭擊曹操坐騎,使之馳騁,而他卻在後麵跟著猛跑。一行人又跑了幾裏地,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忽然前麵閃出一排火把,大隊人馬攔住去路。

曹操和曹洪一下子驚呆了,難道天要絕人麼?曹操頓生怒氣,吼道:“如此進退維穀,隻有拚命一途了!”

正要馳馬上前迎戰,才發現是衛茲的部隊。真是一場虛驚,心中一塊石頭頓時落地。可是不見了衛茲,曹操一問,才知衛茲是為流矢射中,不幸當場陣亡。

衛茲乃曹操的恩人,這次又自告奮勇來協助曹操,竟然陣亡,他不能不為此悲痛,他仰天歎曰:“衛公好人,天意何逆?”

但是情勢仍很緊急,不容許他們再多停留,兩支人馬隻得彙合在一起,連夜趕路,離開滎陽。而徐榮這時已停止追趕,他雖然打敗了曹操,卻已經認識到了曹操的勇武,況且酸棗還有十多萬兵馬,不可冒昧逼近,所以追趕一陣就收兵回去了。

關東軍團動用十餘萬兵力,冀、豫、兗、青四大精華州的郡縣幾乎全部響應,實際的人力、物力和聲勢上超過了董卓的長安政府。尤其在董卓西遷後,所屬軍團士氣低落,作戰力大減。而且司隸軍區中,由左將軍皇甫嵩統領的三萬餘直屬軍團,屯駐長安附近的挾風,不但不接受董卓的指揮,而且隨時還有倒戈相向的可能。誠如曹操的估算,隻要關東軍團策略運用正確,一次大會戰,即可使大局扭轉。

問題是,各州郡領袖真正想做的,並非表麵喊的“抗暴”及“勤王”,而是想乘機切斷和長安政府的從屬關係,從此不必接受調動,以取得獨立的領土及軍隊控製權,並伺機謀奪天下。後來袁紹及韓馥便公開想擁幽州牧劉虞為皇帝,袁術更進一步想自己稱帝。不過在此說明各州郡領袖是為了保留自己的實力,誰也不肯和董卓進行有危險性的硬戰,包圍洛陽也不過為了表表姿態而已。

曹操此時領的隻是一支私人部隊,他沒有領土也沒有領民,軍資糧草完全靠自己供應,根本不宜做持久性的戰略。他孤軍奮戰,不惜以雞蛋碰石頭,最主要也是希望以行動暴露關東軍團州郡領袖的私心,激起有心之士同情,以增加自己的力量。

曹操引兵回到酸棗,隻剩了五六百人,幸虧幾個將軍都沒有傷亡。曹操看著自己的兵這麼少,但他估計張邈、劉岱、橋瑁、袁術他們駐紮酸棗的兵馬一定不下十數萬。這十數萬眾難道還不能去打董卓嗎?

但是,曹操看到的是駐紮戰地的十幾萬關東軍團在營中設酒置宴,歌舞升平,似乎早忘了東漢皇帝的悲劇,也根本忘掉勤王抗暴的起義目的了。

悲憤到極點的曹操,不禁大聲疾呼:

“各位請仔細考慮我的計劃,屯駐河內的渤海軍團可進據到孟津渡口,駐紮在酸棗的各軍團,則建構防禦工程,並堅守敖倉,以完全控製太穀的險要地勢……”

曹操雖然一席正義熱血之詞,卻沒有一個人接受。連一向和他較為友好的張邈,也不表示讚同。

其實,曹操這種由三方麵向洛陽包圍的戰略,是相當高明的。董卓軍團西遷後,士氣大受影響,甚至已趨潰散。加上扶風的皇甫嵩軍團及河南伊朱俊、京兆尹蓋勳隨時可能倒戈。東、西、南三方麵同時加壓,很可能使董卓的西涼軍團放棄長安,退入關州及涼州地帶。如此一來,關東軍團便有討價還價的談判條件了。

整個關東軍團也幾乎都要癱瘓了,沒有一點戰鬥的氣勢,於是,袁紹也想擴充自己的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