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關雎殿唐僧墮淚 撥琵琶季女彈詞(1 / 2)

行者挽起腳走到一座樓台,明明是個飲虹台,卻不見個師父,越發心中焦急。忽然回轉頭來,隻見麵前一帶綠水,中間有一水殿;殿中坐著兩個戴方巾的人。行者有些疑惑,慌忙跳在近僂的山上,伏在一個山凹裏,仔細觀看。見殿上有四個青花繡字:關雎水殿真是:錦牆列繢,繡地成文,桂棟蘭粉,梅粱蕙閣。殿圍都是珊湖錯落闌幹;日久年深,早有碧藍水草結成蟲篆。殿中兩個人兒:一個戴九花太華巾;一個戴時式洞庭巾,那戴九華巾的麵白唇紅,清眉皓齒,宛是唐僧模樣,隻是多了一頂巾。

行者又驚又喜,暗想:“那九華巾的,分明是師父,為何戴了巾?”看看小月王,又不象個妖精。疑來疑去,心中如結;正要現原身拖著師父走吧,又想:“師父萬一心邪,走到西方,亦無用處。”仍舊伏在山凹,定晴再看,一心隻要辨出師父邪正。

隻見下麵洞庭巾的便對唐僧道:“晚霞頗妙。陳先生,起來閑步呀!”那戴九華巾的唐僧道:“小月王先請!”他兩個攜了手走上一個欲滴閣上。閣上有幾張單條,都是名人書畫。旁邊又有一幅小箋,題著幾個綠字:青山抱頸,白澗穿心。

玉人何處?空天白雲。

兩個閑走片時,聽得竹林裏麵隱隱有聲,戴巾的唐僧便倚斜闌而聽,當時一陣鬆風,吹來字句,他唱道:月子彎彎照幾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人在玉墜金鉤帳?幾個瀟湘夜雨舟!

姐兒半夜裏打被頭,為何朗去你吮勿留留?

若是明夜三更郎勿見,剪碎鴛鴦浪錦裘!

唐僧聽罷,點頭墮淚。小月王道:“陳先生,想是你離鄉久了,聞得這等聲音,便生悲切。且去插青天樓上聽彈詞去!”

兩個又話一番,走下欲滴閣來,忽然不見。你道為何不見了?原來插青天樓與關雎水殿還差一千間房子,一望看去,都是抽芳繞霤,接翠分衢,垂柳萬根,高桐百尺;他兩個曲曲折折兒在裏邊走,行者在對麵山凹,哪得看見?

歇了一個時辰,忽然見一個高樓上,依然九華巾唐僧、洞庭巾小月王兩把交椅相對坐著。麵前排一柄碧絲壺,盛一壺茶;兩隻漢式方茶鍾。低磴上又坐著三個無目女郎:一個叫做隔牆花,一個叫做摸檀郎,一個叫做背轉娉婷。雖然都是盲子,倒有十二分姿色;白玉酥胸,穩貼琵琶一麵,小月王便叫:“隔牆花,你會唱幾部故事?”隔牆花道:“王爺,往者苦多,來者苦少。故事極多,隻賃陳相公要唱那一本。”小月王道:“陳相公也極托熟,你且說來。”隔牆花道:“舊故事不消說,隻說新的吧:有《玉堂暖話》、《則天怨書》、《西遊談》。”

小月王道:《西遊談》新,便是他,便是他!“女郎答應,彈動琶琶,高聲和調,詩曰:莫酌笙歌掩畫堂,暮年初信夢中長;如今暗與心相約,靜對高齋一炷香。

隔牆花又彈二十六聲淒楚琵琶調,悠揚遠唱,唱道:

天皇哪日開墾鬥,九辰五都立乾坤?

彈日尋雲前代跡,魚雲珠雨百般形。

無懷氏銀竹多奇節,葛天王瑞葉盡香凝。

龍蛇心畫傳青板,鳥鬼花書掛玉箏。

山文石字俱休話,路叟嵩封且慢論。

玉沉西海團華錦,寶路庭中賞正臣。

許由天子逃龍袞,奉送山河虞舜君。

十有四年鍾石變,洞庭長者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