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求推薦、求收藏!朋友們的支持便是我最大的動力!拜托拜托,感激不盡!)
福州,張仁傑買來的這兩艘汽輪還是不錯的,在亞洲地區也算是先進船隻。不過這兩艘船現在還掛的是英國的旗幟,沒辦法,中國領海,並不是由中國人說了算,外國商船從來都是暢通無阻。
從上海出發至福州,也隻是在海商漂了三天半,速度不能說快但也不算慢,比起一般的帆船那可要快的多了。
“哎呀,終於上岸了!”不僅是華良輔,除了張仁傑本人,其他仁字營戰士此刻全都是腳底打晃,發虛,站不穩。海商的風浪遠不是江河能比的,大海之上,用無風三尺浪來形容還是顯得低了,無風也有五尺浪。
這兩艘商船雖然也不算小,但是對於從未坐船出過海的仁字營戰士,卻是讓他們吃足了苦頭。不過這就跟練習拳法槍法一樣,熟能生巧,多練習練習就好了,要死像當年他自己在部隊中訓練那樣,小艦艇在海上飛速奔馳,人坐在上麵就跟做過山車一樣,不斷的偏轉加高低起伏,隻幾天時間,張仁傑就完全適應了。
雖然不要求仁字營戰士全都能達到張仁傑的標注,但是用半個月來適應還是可以的。這些小子們水性都不錯,畢竟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在洪澤湖邊上長大的,比之在海邊長大的人,水性這一方便並不差。就算是剩下那部分,家裏周圍也是河流密布,不會水的還真是找不著。再說了,當時仁字營招人的時候,其中一個要求就是,一定要會水。
“大人,今天才初六,按照你的計劃,十天後抵達台灣就可以了,時間很充裕,咱們是不是現行在福州城內休息幾天,我反正是沒力氣繼續向前走了。要死在船上再多待兩天,我這副細骨架就要全散了。”華良輔一臉悲苦的說道,這些天連續的坐船可是讓他吃足了苦頭。要說仁字營裏麵,除了先期招來的士兵,也就隻有他一個人不會水,沒怎麼坐過船了。
他是書生,打小學習刑名律例,都沒怎麼和小夥伴出去玩過。住宅周圍雖然有水,但是卻從未下去學習過遊泳。再者,在長大以後,在清江浦河麵坐船,那也都是速度很慢的小船,加上沒有什麼風浪,很是平穩,因此從未吃過這樣的苦。
“本來咱們就要在這福州城多待兩天,我要先去進城與劉大帥會和,你就帶人先去碼頭包下幾家客棧先住下來。我辦完了事情,立即回來找你們!”看到眾人這一個樣子,張仁傑微笑著說道。
“也好,我讓幾個兄弟就在碼頭上等著大人,大人辦完事也好尋到咱們!”
分頭離開,張仁傑直奔福建總督府衙門。
他在來的時候便已經接到劉銘傳的電報,讓他到福州城總督府衙門找他。暫且劉銘傳還在福建籌備物資,為登陸台灣做準備。說起電報,這玩意可真是好東西。
三年前也就是一八八一年的四月,上海、天津兩端同時開工,開始建設全長達到三千多裏的津滬電報線路。整個工程隻用了八個月,在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津滬電報線路全線竣工。四天後便正式開放營業,收發公私電報。津滬電報線路全線在紫竹林、大沽口、清江浦、濟寧、鎮江、蘇州、上海七處設立了電報分局,這也是中國自主建設的第一條長途公眾電報線路。[
清江浦那獨特的地理位置,電報局是必然要設立一處的。這樣雖然張仁傑和劉銘傳相隔兩千多裏地,但是他隻是半天之內便收到了劉銘傳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