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一個人的旅行(上)(1 / 2)

海生神秘兮兮的在電腦前折騰了一會,然後遞給我一張照片:蔚藍的天,廣闊的海,我和海生相擁在一起幸福的笑。這張照片是以前我們去大連玩的時候照的。

這就是他的辦法。他將照片傳到我家,又付了留言:親愛的爸爸媽媽,我現在和海生在一起,我們去了海邊,不用擔心。署名,愛你們的小雨。

我望著他讚賞的笑,爸爸媽媽是喜歡海生的,這個辦法無疑能夠消除爸媽的懷疑,和他在一起,這就是一張免檢證。

靜雅一有空閑就會往海生家跑,每每進門來都是兩個人,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會很吃驚的樣子,因為一起來的那個是她的冤家淩斷,可是後來慢慢的也就習慣了,大家心知肚明又都不說出來,直到再後來兩人再來的時候已經大大方方的拉上了手,相互言語間盡是濃情蜜語。

我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裏很開心靜雅可以和淩斷冤家易解,甚至是走到一起。

我想出去走走,這是我一覺睡醒後的決定。地點就選在麗江。

麗江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早就想去看看“戶戶朝陽,家家流水”的絕處景況了,想走就走,簡單的收拾好了行李,給回去開會的海生留了字條。挎上我的背包,向著我心中的聖地出發了。

麗江像是溫柔多情的少女,有著濕潤而明媚的眼眸,路麵都以麗江特產彩石板鋪成,溪流之上為石拱橋,小橋臨波,曲經通幽,即使下起雨,也沒有淤泥。居民主要是納西族,多木姓。他們的建築物大多為土木結構,比較常見的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等幾種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麗江納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民居形式。在結構上,一般正房一坊較高,方向朝南,麵對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東西廂略低,由下輩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磚石鋪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臨街的房屋,居民將它作為鋪麵。

小雨在一個叫做木建華的靦腆男孩家裏住下,他紅著臉說:“你可以叫我阿木。”

小雨微笑著點點頭,心裏想著:我要叫你阿童木。

阿木像是會讀心術一樣又重複了一遍:“阿木。”

小雨衝著阿木甜甜的一笑,阿木的臉就更紅了,他低著頭幫小雨提背包,帶小雨去看房間。小雨對這個比她小四五歲的男孩很有好感,於是掏出紙筆,和他聊了起來。

“我想叫你阿童木?”

“我叫阿木。”

“阿童木。”

“阿木。”

“好吧好吧。”

……

“我想去玉龍雪山,怎麼走?”

“什麼時候?我帶你去。”語氣不容置緩,這個男孩,有著和海生一樣的倔脾氣。

想到海生,他現在一定著急壞了吧,隻說自己要出來散散心,又沒有給他留下聯係方式,小雨頑皮的吐了蛾土舌頭,就讓他先著急一下好了。

將換洗的衣服找出來,準備舒舒服服的去洗個澡,可是卻從衣服裏掉出了一條項鏈,前陣子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現在不想找不想看見它,它自己又跑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