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心中的抱怨哪裏來(1 / 2)

一個遠道來訪的高中男孩,一個勁兒訴說著對生活的抱怨和不滿。難道就是為了在心理谘詢師這裏討個說法?還是背後有個心結?

心理症狀:總看到消極的東西

這一天,電話預約後一位母親陪兒子從很遠的外省,來到心理健康中心。

母親介紹說:孩子小時候很好,很出色,但是,初三的時候因為上網,學習成績滑坡了,勉強上了高中,現在正在上高二。應該說是個懂事明理的孩子。可就是總看到身邊消極的東西,總看到陰暗的東西,看不到陽光的東西。您快幫幫孩子吧!

男孩比較善於表達,他說:“我有一個遠大的理想,就是改造社會。這個社會很不公平。學校裏也是這樣,老師對學生就不公平。我聽說,交補課費的時候,一位家長交給老師的是個整數,多餘的幾十塊錢老師幹脆沒退還。有一次,老師多收了我60元錢,過後我要才給我。還有,同學也都是那麼粗俗,沒有共同語言。感覺身邊沒有一個人能理解我。對了,前天早自習我趴在桌上睡覺,老師讓我起來,我沒起來,老師就嚴肅地批評我,叫我反省。您說這叫什麼事兒?還有沒有自由?不是說美國的學校都很自由嗎?您說,社會怎麼這樣,人們怎麼這樣……”

我一直靜靜地聽,直到男孩停止了訴說抬頭看我。我這才笑著開口道:“你遠道來訪,就是和馬老師討論這些問題的嗎?”

男孩也笑了,搖頭說:“不是,不是。”

“那麼,你是為什麼來訪?可以用一句話告訴馬老師嗎?”我引導說。

“我要有力量,我要上大學,可是,我靜不下心來。”

“你的意思是說,剛才的這些思慮讓你不能安心學習,讓你感到很困擾?”

“對,對,您說我這是怎麼了?”男孩渴求地看著我。

心理把脈:用消極的眼光看問題

為了促進男孩的自我領悟,我給男孩講了下麵的故事。

一位女主人喬遷新居。當天晚上,還沒收拾完畢,突然停電了,室內一片漆黑。黑暗中女主人剛剛摸到蠟燭,偏偏這個時候門外傳來了“篤篤”的敲門聲。心煩的女主人打開門一看,原來是一個小男孩,他仰著臉,背著手,怯生生地問:“阿姨,您家有蠟燭嗎?”怎麼,我剛搬來的頭一天,鄰居就讓孩子來借東西,這不是欺負新來的嗎?今天借給他們蠟燭,明天還不來借蔥?後天還不來借蒜?這還行!想到這裏,女主人不覺心生怨氣。於是對男孩說:“哎呀,真不巧,阿姨剛搬來,沒準備蠟燭。”說完就準備關門了。就在此刻,小男孩變戲法似的從背後抽出手,高高舉起一支蠟燭,說:“阿姨,您看,怕您沒有準備,媽媽讓我送來的。”麵對此情此景,頓時女主人深感愧疚,心中的怨氣沒有了。

男孩確實是個很有頭腦的男孩,稍加思索就開始談自己的體會說:同樣的人和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得到不同的看法,也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我過去總是心態消極,所以總是用消極的眼光看問題,所以看不到生活的陽光。

我肯定了男孩的領悟,然後指導男孩嚐試換個角度從積極麵看問題。就男孩說的老師沒有找零錢的實例,我引導說:買東西有忘記給錢的時候,賣東西也有忘記收錢的時候,家長和老師正在談話的過程中,老師當時沒有及時找零錢,談話結束的時候也難免忘找了。不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嗎?

接下來,我讓男孩自己重新分析一下老師多收他60元錢的問題。男孩想了想說:那也是一次交書款,老師應該找我60元,當時沒錢找。過兩天我問老師,老師讓我看記錄上已經找給我了。這也可能是把錢找給別人了,卻記在我的賬上了。如果是這樣,老師後來把60月錢找給我,也許就自己吃虧了,這簡直是老師的大度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