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2 / 2)

現在公孫續坐擁襄平,可以說在幽州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軍閥,要兵有兵,要能力有能力,襄平城在公孫續進駐半年的時間就已經出現了一種繁華的姿態。

在漢末的這種情況下,一個城池在受到一次戰亂之後,如果不是民不聊生,就可以說城主十分靠譜。

而公孫續進駐的襄平城經曆了兩次****,****的規模都十分龐大,饒是這樣,襄平城依然出現了一種枯木逢春的跡象。

公孫續並不清楚,趙雲在給他演示完第一槍之後竟然聯想到那麼多東西,他隻是覺得,趙雲的槍法看上去雖然看上去是大開大合地直來直去,但是,卻隱藏著無數的後招。

和公孫瓚之前交給他的槍法很不相同,公孫續在這個時候並不清楚,公孫瓚一直覺得他有些笨拙,天生力大,攻擊的時候就應該是大開大合直來直去,用堂堂正正之勢去壓服對手。

趙雲演示完畢他要交給公孫續的一些基礎性的東西之後,他開始讓公孫續按照他給予指點的幾處要領和一些方法開始練習。

對於公孫續練習他的槍法,趙雲真就沒有抱著太大的希望。有公孫瓚那麼一個名將指點,公孫續武藝都那麼低微,換成他教導,也不見得能夠好到哪裏去。

可是,趙雲沒有想到,他之前指點的幾處重點,公孫續完全掌握到了精髓。雖然隻是一槍兩槍的出招,那種後續的變化卻是大有他出槍時候的那種風範。

趙雲示意公孫續按照他的指點出槍幾次之後,眼中更是多出了一抹不明覺厲地恍惚。

趙雲沒有想到,公孫續在學習他的槍法之時居然能夠有這如此能力。

一連三天下來,趙雲居然看到公孫續把他教授於他的基礎槍法練習得有板有眼,要遠比其他人學習槍法快上了很多。

趙雲在演武場上大聲地指揮著公孫續練槍:“抖槍時須以舌頂上顎,力由脊發,灌於雙臂,向前紮出,使鬆沉之內勁貫於槍尖,要槍出一條線,槍紮如放箭,前手不可離把,使槍上下波動,左右搖晃,後手不可甩腕。用槍時,屈腕向前甩手則力浮而不沉,槍搖而不穩。

槍紮出以後,即迅速收槍,後手握槍向後貼腰抽回,前手則握緊槍杆中段向下采劈,身勢隨後坐下沉以助劈勢。此時力達槍杆前段,使其顫動,此一紮一劈謂之大抖槍。

槍法運用之時,又以開、合、崩、劈、點、紮、撥、撩、纏、帶、滑、截、圈十三字訣為變化,其中變化無窮。

槍法的動作要簡潔明了,要柔中帶剛,綿裏藏針,運槍起來如同行雲流水一般連綿不斷。”

公孫續一邊聽著趙雲的喊話,一邊不斷地把槍紮出去,哪怕是臉上的汗水已經淌成流,公孫續都沒有去擦拭一下。

公孫續心中清楚,師傅趙雲現在交給他的槍法隻是基礎槍法,基礎槍法不能夠大成的話,師傅趙雲是不會把他的“百鳥朝凰槍”之類的那種壓箱子底的東西教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