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土法水泥(1 / 2)

紅磚以及煤炭的火爆銷售,讓公孫續笑容不斷,那眼睜睜看著幹癟的府庫,也逐漸開始充裕了起來。

還富於民,取之於民,公孫續對於這樣的一種循環模式十分滿意,錢還是那些錢,並沒有流通到其他的地方去,襄平城的城主府開始有錢了,同樣,下麵幹活的人也有錢了,生活方麵更是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紅磚和火炕,以及煤的銷售,都是利國利民的事情。有了火炕,至少在這個冬天會減少無數凍死的人口。

遼東地區苦寒,每年在冬天的時候,總會有那麼萬八千人因為取暖或者是其他的問題過不去冬天,有了火炕這種物品之後,一個大炕上麵能夠睡上七八個人,甚至擠一擠的話,能夠睡上十餘個人。

這樣的話,一家人的話,一鋪大炕基本上就解決了住的問題,不用擔心其他。

城內的人好說,襄平城城外討生活的人也好解決。

在襄平城附近的村落當中先搭建出來幾個大火炕之後,那些村落裏麵的人自然就會考慮到建火炕的這個事情。

隻要每個村落裏麵有半數以上的人家搭建了火炕,那麼渡過寒冷的冬天就沒有太大的事情了。

公孫續心中最為清楚,無論是煤炭還是紅磚,他的成本無非就是那些工人的工錢,其中還有一大部分幹活的是奴隸是免費的。

煤礦是屬於他的私產,產出來的煤除了運輸過程當中需要一部分錢財之外,別的沒有什麼花費。

燒磚更是如此,除了燒磚的時候煤炭用錢,其餘的都不需要花費任何錢。

城主府出的建築隊伍都是賺錢的,每搭建一個紅磚的爐子加上火炕,工程隊伍至少會有二十以上的五銖錢進賬。

就是那些負責幫助貧民搭建火炕的工匠,每搭建一個火炕,都需要給公孫續的城主府繳納兩枚五銖錢的費用。

兩個項目都是一本萬利的項目,兩個項目加在一起,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公孫續府庫當中就囤積出來了數十萬的五銖錢。

五銖錢和金銀不同,是漢代時候最值錢的硬通貨,所有的交易以五銖錢最為重要。

這個時代當中君主動不動就給予萬兩黃金,那其實都是銅,真金白銀的物品十分少見。

交易一般都以五銖錢和絹帛布為主,這次公孫續能夠收獲如此多的五銖錢,也是讓公孫續感覺到相當意外。

搭建磚結構房屋的事情公孫續也提上了日程,搭炕的買賣做得那麼成功,紅磚可以說是幾天的功夫就已經被襄平城的城民所接受。

如果在這個時候推出來磚結構的房屋,相信會有無數的襄平人趨之若鶩。

不過呢!在今年公孫續並不打算把磚結構的房屋大量推出,隻推出幾戶。

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是物以稀為貴,能夠先期住進純紅磚結構住房的人一定是非富即貴的,都是大世族或者是大商賈才有著這樣的一種實力。

隻搭建幾座典型的房子,一是為後期打廣告做出來了參照物,二是能夠把房子的價格抬高到最高,這樣一來,也會為他今後要搞的房地產帶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