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首 和洪大大(1 / 2)

說到水滸,就會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浮現在腦海中,比如什麼哪吒鬧海、草船借箭、三打白骨精啊等等。

開個玩笑,咱們言歸正傳。水滸裏麵最著名的篇章莫過於武鬆打虎,其改編的戲曲、戲劇都是瑰寶級別的。當然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施耐庵和羅貫中所生活的年代絕對是被虎給傷透了心的。拋過武鬆打虎不說,李逵探母中就讓李逵給生劈了一窩四個,還有什麼打虎隊什麼的就不講了。也不知道舉報給動物保護協會的有沒有獎金。但是李逵沂嶺殺虎卻遠遠不如武鬆打虎所有名,甚至可以說是鮮為人知,為什麼,咱們後麵再講。不留一點懸念怎麼勾……吸引讀者對吧。

眾所周知,水滸乃是記載宋江所領導的農民起義,雖然失敗了,但觀其記載,以及據我所知,是最接近現代,也就是建國前,打土豪分田地那一塊。為什麼這麼說?

水滸裏的好漢,囊括了各行各業,農民、漁民、獵戶、商人、和尚、道士、官吏等等,之所以能聚集在一起,就是因為當時王朝的腐朽統治和打壓,搞得百姓活不下去了,典型的官逼民反。看著就很熟悉,跟毛爺爺是異曲同工啊。林衝就是個典型,因為高俅之子覬覦他的妻子,便遭到了一係列的陷害,誤入白虎堂、野豬林,最後給逼上梁山。還有楊誌啊什麼的海了去了。

仔細這麼一看,四本名著裏麵,有三本都帶著仙氣。

水滸當時的皇帝是仁宗皇帝,說的是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降生的時候,啼哭不止,於是朝廷就給貼出了皇榜,召集天下能人異士前來醫治。結果感動了天庭,就把太白金星給派下來了。這俗話說的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太白金星下界之後,變成一個老頭,理所當然的就去把皇榜給揭了。說是可以止住太子的啼哭。然後又理所當然的被接進宮中拜見天子,真宗皇帝,也就是仁宗老爹。

太白金星呢就抱著赤腳大仙,這畫麵是怎麼想怎麼有喜感,邏輯上是沒有錯的。

抱著太子,就說了八個字,太子就不哭了。沒錯,就是:赤腳大仙,丫的閉嘴。

然後就化作一陣清風而去。說到這,我小時候就特別想當神仙,覺得特別帥。

乘一陣清風,

在空中飄蕩,

追追雲,看看狗,

自由自在的,

做個鳥人。

後來長大了,才知道,那叫空中垃圾。

究竟說的是哪八個字呢,“文有文曲,武有武曲”。玉皇大帝把這紫徽宮中的兩座星辰給派下來,輔佐這仁宗皇帝。

派下來兩個明星賢臣,來頭很大。光聽名字就感覺有搶戲的嫌疑,畢竟哪個不是拍過幾部電視劇、電影的主,角呢。

文曲星乃是南衙開封府主龍圖閣大學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國大元帥——狄青。聽著就是一片太平盛世。

事實上倒也沒差。這兩個賢臣輔佐仁宗皇帝,統共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個年號。從天聖元年開始,一直過了三個九年,到了嘉祐二年,這三個九年內天下太平,五穀豐登,萬民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號稱三登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