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錄太空,絕不是把人類運到太空就算完了,要不然“鋼鐵俠”之類的大富豪分分鍾發幾個火箭把人送上天去,宇航員就不稀罕了。
想要在太空生存,尤其是整個地球上的幸存者都移民到外太空,別的不說,在密閉的太空艙要營造出於地球大氣相同的成份,將近四百萬張嘴呼吸出來的二氧化碳如何處理,呼進去的氧氣的來源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剛開始太空移民的時候,在米國的太空艙中,曾經出現了液態氧釋放裝置開啟過快導致一個太空盒子人被凍僵死亡全數變成喪屍的慘劇,無獨有偶,俄羅斯的一個太空盒子則因為缺氧,導致半數人窒息身亡,然後死者又變成了喪屍……
若非每個太空盒子都設置了多道隔離門,太空盒子之間更是隨時可以封閉鏈接,喪屍危機就會發生在人類尚未成型的太空基地。
經過處理,喪屍消滅後,統計雖然隻是死去的不到千餘人,但是,這對各國都是一個警醒,現在有專人負責盯著太空艙中的空氣濃度。缺氧自然不成,純氧環境竟然也不成。
除此之外,失重的影響也讓眾人頭痛不已。
在登錄太空前,很多人都曾經不止一次幻想過脫離了地心引力自由翱翔的場景,也曾幻想到了月球,輕輕一躍如同大俠一般飛天遁地的畫麵,但是當真正脫離了地心引力,人們的心情是崩潰的。
雖然每個人登上太空船之前,都經曆了簡短的訓練、培訓,但是一群“低素質民眾”不到半天的講解示範式教學,跟一個國家幾十年如一日培養出來的“精英宇航員”完全是兩回事,縱然太空船、太空基地比起之前的國際空間站、聯盟號飛船條件優越太多,速成的太空員們還是表現出了諸多不適應。
可以試想一下,失重狀態下,喝水時,幹淨的水變成水球在空中飄舞是種美的享受,不止孩童,就連成人都願意追著水球到處飛,那種充滿了童趣的愉悅是多麼暢快?
而在排泄時,雖然有抽力馬桶,但隻要一個使用不當,或者趕工的馬桶出現故障,排泄物從馬桶中飛出,漂浮在空中,從你的眼前、嘴邊飛過是什麼感覺?
這還是輕的,頭暈、嘔吐等症狀出現在了三分之一的民眾身上,甚至還有一部分應激症狀比較激烈,還出現了貧血的狀況。按照現代科學研究,不久之後,內分泌失調、肌肉萎縮、骨質流失的太空病也會隨之而來。
製作食物也成了一大難題,尤其是華夏廚藝中最擅長的煎炒烹炸。
不要說普通民眾,就連秦嶺基地市的禦廚想在太空秀一把,結果發現鏟子一碰,鍋內的食材全部飛出,被鍋子加熱的油也在空中燃起了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