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聖壽節(上)(1 / 2)

十月初三,整個寧壽宮都披上了一層紅色,亭台樓閣到處張燈結彩,樹梢枝頭都懸上了印製金色篆體壽字的紅豔燈籠。宮殿四處的幕簾、紗帳也都換成了一應紅色印“壽”的特製帳簾,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景象。而這景象不僅僅停留在宮內。宮外,康熙更下令沿街都要披紅掛綠,繁華處搭建多處彩棚、戲台,以示萬民景仰。總之,整個北京城都沸沸揚揚,普天同慶。

當日,我們這些太後的貼身格格比平日更為早起,換好豔色新裝便去太後寢宮恭候太後起身。雨絡的病,前兩日已痊愈,此刻亦和我們一同恭候在此。這樣重大的日子,我們幾個新手格格都緊張中又帶著興奮。雖然今日禮儀繁瑣,不能出半分差錯,壓力確實很大。可同樣的,今日卻能一口氣見到那麼多重量級的人物,整個康熙朝上至皇公貴族、龍子嬪妃,下至朝臣番使、王妃命婦,全都能看個遍,這樣難能的好事,能不讓人興奮嗎?相對而言,凝玉和雨絡那幾個老資格倒是一派沉穩。凝玉自不用說,還沒選秀前,她自己便是參拜的人之一,這種場麵從小看到大,早就沒了新意。而雨絡幾個,伺候太後那麼多年,也早已習慣這些場麵了。

對我們的興奮,雨絡是一臉的無奈,隻是仍用眼神警告的提醒,讓我注意分寸,這次聖壽節寧壽宮的一切由我一手打點,不要興奮過頭出了差錯。我嘻嘻一笑,吐吐舌。我可是很怕死的,再興奮也不會忘了正事,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所以安啦。

凝玉看見我和雨絡的互動,無語的翻翻白眼,對我的興奮很是不屑。我趁眾人不注意,偷偷用手指頂著鼻子,回她一個大鬼臉。自我教授她揚琴後,我與她之間的距離突然拉近了很多。她本就是個外冷內熱的人,高傲是她的身份必須擺出的姿態。我之前一直因選秀時的事情存有心裏陰影,而與她保持著距離。但那也僅僅是認清自己身份後的明哲保身,並不代表我討厭她。相反,對這個女子我心情複雜卻更偏向喜愛。她讓我想到現代一些很特立獨行的另類女生,不在乎別人眼光,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一直都羨慕並喜歡著這類型的人,因為我永遠也做不到那樣。而凝玉給了我與她們同樣的感覺,卻又聰慧得很知道掌握分寸,讓自己在這個時代飛揚不羈卻又不會超越世俗禮教不能容忍的尺度。當然她之後對八八的感情則是個異數,否則又豈會有妒婦之名。但對愛情,做個妒婦又如何呢。

與凝玉的獨處,讓我對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消除了我的心理陰影。突破了之前僵持的相處模式,我與她的感情竟突飛猛進,彼此還有了一種莫名的像是惺惺相惜的感覺。不知這樣的情形能不能稱為“一笑泯恩仇”。這個轉變,眾人都大為吃驚。隻有海若,笑得大大的眼睛隻剩一條縫,一臉我就知道你們遲早會如此的表情,讓人真不知該感歎她內心太過美好還是該感歎她性格太過樂天。

太後今日的情緒也是很好,從早上起床後就一直笑嗬嗬的,比以往的端莊的慈善更多了幾分親切。讓紫馨她們幾人伺候太後梳洗、用膳,我則和雨絡去進行朝賀開始前最後的巡查。第一次安排如此大規模的重要慶典,故而細之又細,半點不敢馬虎。而這樣的嚴謹周密,換來了雨絡滿意的讚賞。吩咐幾個小太監去打聽寧壽宮外康熙和禮部司儀的動靜,我和雨絡則回到寧壽宮主殿。太後此時已著裝完畢,一身明黃吉服,八條五彩行龍盤踞其上,領、袖石青綢緞,金線加海龍緣。身披石青朝褂,雙肩各秀金色行龍。下身朝裙四層相間,金線加海龍緣,上用紅線織萬福萬壽字緞,下為石青行龍妝緞。三盤朝珠佩戴胸前,東珠一盤正佩,另外兩盤珊瑚朝珠交叉,由左右肩斜掛至肋下。額上朝冠,頂三層,東珠相貫,珍珠、珊瑚相綴,下緣金鳳圍繞,冠尾垂珠為飾。額前金約鏤金雲,東珠繞飾,間以青金石,紅片金裏。整個人既雍榮華貴又端莊典雅,以往的慈善和藹已被一種母儀天下的氣勢所取代。在這樣的太後麵前,我們不禁也凜了心神,肅然兩旁,靜心等待。

不久,派出的小太監悄悄回報,康熙的慶賀表文已由內閣大學士陳表寧壽門外,諸王大臣、內外文武官員的慶賀表文也已至午門外陳設如儀。隔了一會兒,又有太監來報,康熙已乘輿帶領王以下八分公以上官員至寧壽門外。儀式即將開始,我心中頓時緊張起來。果然小太監才稟報完,便有內監高聲奏請太後升座。

我和雨絡一人一邊,攙著太後的手,沿著地上鋪承的紅地毯,緩步向寧壽宮門走去。紅毯兩邊,小宮女手執障扇,亦步亦趨跟隨。紫馨與蕊兒她們亦分兩列跟在我和雨絡身後。未到宮門,已聽到一陣雅致肅穆的典樂傳來,為儀式更添幾分正統莊重。宮門口一輛28人齊抬的龐大萬壽輦已升立於階下,挑高的明黃帳簾底部傾灑輦上兩邊,帳上紅線織繡無數篆體“壽”字,莊嚴又不失喜氣。宮門廊下編鍾排立,那雅樂正是從那裏傳來。廷樂隊前,豎拉著一副賀表壽聯,正中一個大大的“壽”字,右邊上聯“祥鸞儀羽來三鳥”,左邊下聯“慈姥峰巒出九霄”,字體蒼勁飛揚、霸氣十足,不用想也知正是康熙的賀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