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李朝實錄》記載,猛哥帖木兒是明成祖的親戚。猛哥帖木兒以皇妃“骨肉之親”和建州左衛指揮使的雙重身份,於永樂二十年(1422),被征調率領部屬隨從永樂帝反擊韃靼部阿魯台縱兵“劫掠”的漠北親征。戰爭結束後,猛哥帖木兒到了北京。時遼東地區屢受韃靼和兀良哈鐵騎的蹂躪,猛哥帖木兒擔心再罹騷擾,請求遷回斡木河。同年九月,永樂帝敕準猛哥帖木兒複還朝鮮斡木河地麵居住。
永樂二十一年(1423),猛哥帖木兒“率正軍一千名,婦人小兒共六千二百五十名”,分批返回斡木河“舊居耕農”(朝鮮《李朝世宗大王實錄》第20卷)。他遷住斡木河之後,仍同明朝政府保持密切的臣屬關係,並為明廷悉心任事。如在五年之間,猛哥帖木兒曾三次到北京“朝貢”。
永樂十一年(1413)十月甲戌(二十八日):
建州等衛都指揮李顯忠、指揮使猛哥帖木兒等來朝,貢馬及方物,特厚賚之。(《明太宗實錄》第144卷)
永樂十四年(1416)二月壬午(十九日):
賜建州左衛指揮猛哥帖木兒等宴。(《明太宗實錄》第173卷)
永樂十五年(1417)二月己巳(十二日):
建州左衛指揮猛哥帖木兒奏舉其頭目卜顏帖木兒、速哥等,堪任以職,命為指揮千百戶。(《明太宗實錄》第185卷)
永樂帝在位二十二年,死後子朱高熾繼位,年號洪熙,是為洪熙帝,繼位八個月死去,孫朱瞻基繼位,是為宣德帝。宣德元年(1426)正月,猛哥帖木兒受到朝廷封賜:
命建州左衛指揮僉事猛哥帖木兒為都督僉事,賜冠帶。(《明宣宗實錄》第13卷)
宣德八年(1433)二月“朝貢”時,猛哥帖木兒又被封為右都督、都指揮僉事。在這次“朝貢”之後,猛哥帖木兒和弟凡察、長子權豆(阿古),並隨同明遼東都指揮僉事裴俊等一起返回斡木河,協助明廷管束楊木答兀的人馬,引發斡木河之變。
楊木答兀為遼東女真豪族,在開原任千戶。他在不受管束、屠城剽掠後,“挈家逃竄”至斡木河。宣德八年(1433)六月,明遼東都指揮同知裴俊奉旨,率領官軍一百六十一名,齎(jī,帶著)敕前往斡木河,收取楊木答兀所掠人口。裴俊一行於八月二十七日,到斡木河地帶下營。猛哥帖木兒率弟凡察、子權豆及兵馬往會裴俊一行。閏八月十五日,楊木答兀夥同古州女真部(即“七姓野人”)阿答兀等三百餘人馬,群騎衝突,前來搶殺。猛哥帖木兒及弟都指揮凡察、子指揮權豆等,奮力保衛裴俊一行。經過激戰,楊木答兀等勢絀力窮,奪路而逃。但是,凡察、權豆及明軍四人受傷,所載齎賜物品及馬二十八匹被楊木答兀搶去。猛哥帖木兒同裴俊追趕楊木答兀至河的北岸。後楊木答兀糾合八百餘人馬,披掛明甲,氣焰洶洶,到猛哥帖木兒、凡察、權豆等住家和裴俊營寨,攻破柵牆,包圍房舍,放火焚燒,肆行搶掠,致“猛哥帖木兒、阿穀等男子俱被殺死,婦女盡行搶去”(朝鮮《李朝世宗大王實錄》第62卷)。猛哥帖木兒次子董山(童倉)被擄走,弟凡察負傷出逃。建州左衛受到了重創,寨破人亡,劫難空前。
猛哥帖木兒生前曾受明廷封賜印信、衣襲、綺帛、金帶,並曾先後多次到京“朝貢”。猛哥帖木兒“歸心朝廷”的誠耿忠心,對他的包括努爾哈赤在內的後裔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