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第一次實驗結果的報告.....略
對於第二次實驗結果的報告.....略
對於第三次實驗結果的報告.....略
......
對於第三百五十五次實驗結果的報告....
設定在二十一世紀智能時代前期,選定實驗人選為貧民,接受中等教育,有殘缺家庭。
該實驗體在年輕時代有過完整童年,接受實驗之後,剛開始的時候精神開始錯亂,出現種種異常反應,與智能時代剛開始之時社會出現的種種妄想一致。
實驗進行到中期,實驗體出現了高人一等的想法,認為自己是非人存在,不屑於和同類交流,並且開始出現玩樂想法,以自己的想法改變現實世界,並且出現很嚴重的厭世想法。
這種表現和智能時代中期人類社會表現一致,當人類社會發展到高度文明,可以輕易創造生命之後,對於地球的同等生命處於一種極端蔑視的情況,生命體成為玩物。
實驗進行到後期,實驗體已經認為自己是非人存在,開始和同類們交流,但是從心底裏已經認為自己不是人類,認為自己是高等生命體,並且開始出現玩樂想法,認為自己是才是唯一神靈,並按照自己的意念改造世界。
這與智能時代中期人類社會開始改造宇宙的想法類似,由此可以斷定,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高度,自然就會誕生相同的念頭。
實驗進行到最後期,實驗體發現自己不是唯一實驗體,開始出現抵抗想法,實驗無法繼續,將實驗體抹除,重啟第三百五十五號世界時間線,實驗體最後崩潰。
和其他實驗體的對比情況...略
實驗體的各種表現極其心理分析...略。
實驗進程完結,智能自動分析開始...略
實驗世界開始重啟,抹除第三百五十五號世界。
開始編寫代碼,開始設定時間線,開始準備第三百五十六號世界...
第三百五十六次實驗開始。
實驗對象:張鑫
實驗條件:張鑫,普通高中學生,父母遺棄,被老爺爺收養,家庭貧困。
實驗不同點:加入女朋友,設定張鑫有一青梅竹馬,兩人互相愛慕。
設定世界開始...
設定世界結束,準備記錄實驗進程...
繁華的城市,處處聳立著高聳入雲的高樓大廈,這些高樓大廈分布在城市最繁華的地段,在上麵的人,可以一眼俯視大部分的城市。
但是,一個城市也並不盡然全是這樣繁華的地方,同樣也有一些荒涼破敗之所,那裏居住的人,是這個城市的底層。
張鑫就是這樣一個在社會底層的人,他今年十八歲,是一個孤兒,平時依靠撿垃圾為生。
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某種不知名的原因被父母遺棄了,一個好心的老爺爺收留了他,不過爺爺也僅僅是給了他生活下去的環境,但是更多的問題,爺爺並沒有能力替他去解決。
垃圾山中,張鑫正埋頭苦幹,他每天撿垃圾的時間並不是很多,尤其是上了高中之後,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學習上,至於撿垃圾的時間,很少很少。
不過今天是星期日,因此張鑫還能夠抽出時間來撿一下垃圾,但是這種行為卻並不能被爺爺發現,因為爺爺十分討厭張鑫出來撿垃圾,他希望張鑫所有的時間都放在學習之上。
不過張鑫平時的學習成績很好,在全年級也能夠排的上前三,不過因為家境的原因,張鑫平時都很少說話,養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格,而這樣的性格,在班上自然是混不開的,哪怕是成績很好也是一樣的。
此時,張鑫手裏正拿著一個蛇皮袋,認真的在垃圾堆中不停翻找著,希望可以找到那些可以賣錢的東西,用來貼補家用。